第37章 三字经6(1 / 2)

🎁美女直播

[原文]

若不与人行方便念尽弥陀总是空

[注释]

弥陀——佛名。

佛家宣扬信徒祈祷时呼弥陀佛名,即能得到佛的庇佑。

[译文]

你若不给别人方便,光是呼唤弥陀佛也没有用。

这是用地主阶级的人性论的谎言驱使劳动人民供他们

役使,为他们服务。

[原文]

少年休笑白头翁花开能有几日红

[注释]

翁——老头。

[译文]

年少气盛的时候不要嘲笑年老气衰的人,红花也不能

盛开不败。统治阶级告诫他们的子弟,少壮当努力,免致

老大伤悲。

[原文]

越奸越狡越贫穷奸狡原来天不容

富贵若从奸狡得世间呆汉吸西风

[注释]

呆汉——傻子,作者所谓的老实人。

这句话露骨地诬蔑劳动人民,美化剥削阶级。作者恶

毒谩骂劳动人民奸狡,为天理所不容,而那些靠残酷剥削

发财致富的人却成了天下的大老实人。对于这种露骨的反

动论调必须严加批判。

[原文]

忠臣不事二君主烈女不嫁二夫郎

[注释]

《史记·田单传》中有:“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

夫”之句。

[原文]

小人狡猾心肠歹君子公平托上苍

[注释]

歹——坏,恶。

上苍——即上天。

苍——天。

[译文]

小人狡猾是因为心肠太坏,君子公平正直是托上天的

赐福。

这里露骨地诬蔑劳动人民心肠险恶,把剥削阶级竭力

美化为由上天托护的正人君子。

[原文]

一字千金价不多会文会算有谁过

身小会文国家用大汉空长做什么

[注释]

一字千金——言文字价值之高也。秦吕不韦著有《吕

氏春秋》。置于咸阳之城门,悬千金于其上。令能增损一字

者,与之千金。(见《史记》)后人称文字之可贵叫“一字千

金”。

[译文]

有学问的人,写一字要比黄金千两价值还高,因为他

们能文会算,没有谁能超过他,虽然身材长得矮小,但会

写会算国家也用他。身材高大什么都不会,又有什么用

呢?

[原文]

乖汉瞒痴汉痴汉总不知乖汉变驴子却被痴汉骑

[注释]

乖汉——机灵人。痴汉——傻子。

见孤本元明杂剧阙名观音菩萨篮记三:“寒山云:张无

量,你道你做的事瞒昧过人,岂不闻奸汉瞒痴汉,痴汉总

不知,奸汉变驴子,可与痴汉骑。尽日往东行,回头便是

西,冤冤来相报,件件失便宜。”

《闺训千字文》

一、《〈闺训千字文〉序》

[原文]

盖闻①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

也,男教故重而女教亦未可轻,古今家国之际,有圣母即

有圣子,有贤妇始有贤夫,政治之本,万化之原,皆系乎

此,其教固不重欤②!但古有姆教,今则失其传矣,虽撍

绅③先生家间有留意于此者,而乡里中究属寥寥。身不修

而家何以齐,家不齐而国何以治,国不治而天下何以平。

人心日薄,风俗日偷④,职⑤是故耳。今之为父兄者,贫

富不同尚知教其子弟,而女教一事罕有讲者。余以为天下

固有悍妒⑥之妇人,亦未始⑦无贤德之女子,礼义未明,

何怪天性⑧之日远也。兹有闺训千字文一书,其间教诲女

子者由少及壮,自始至终,靡⑨不具备,且其字句浅显,

人所易明。惟愿天下之为父兄者,各置一册,思教其女,

将见化行⑩俗美,于世道人心大有裨益。余久欲重刻,有

志未遂,适与友人秀峰陈兄谈及此书,而欣然原独力付之

剞劂,公诸同好。呜呼,其亦乐善不倦之君子也欤!

光绪戊申仲秋大兴吴兆桂序

甄锡龄书

[注释]

①盖闻:盖,虚词:闻,听说。

②欤:(yú音鱼)疑问语气词,同“吗?”。

③撍绅:

指绅士、官宦。

④偷:苟且,这里是薄的意思。

⑤职:这里是“主要因为”的意思。

⑥悍妒:悍,蛮横;妒,嫉妒。

⑦未始:语助词,犹言未尝。

⑧天性:本性。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⑨靡:没有。

⑩化行:教化见诸行动。

剞劂:(jījué音积决)指刻书。

乐善:喜欢善行。

光绪戊申:即光绪24年(公元1908年)。

[译文]

听说男子的正当地位主要是在于外,女子的正当地位

主要在于内,男女的这种正当地位的安排,是天经地义的。

对男子的教育当然很重要,对女子的教育也不能轻视。古

今国家之间,有了圣贤的母亲,就有圣贤的儿子;有了贤

慧的妻子,才有贤明的丈夫。政治的根本,万般教化的原

因,都与这有关系。女子教育难道不重要吗?而古代有对

未嫁女子的教育,现在却失传了。虽然在一些官僚绅士们

家里也有注意这一点的,而在一般乡里之间就很少了。自

己不修身,怎么管理家庭呢?家庭管理不好,怎么治理国

家呢?治理不好国家又怎么能够平天下?人心一天一天变

薄,风俗一天一天坏下去,原因就在这里。现在的人,虽

然贫富不同,都还知道教育子弟,而对女子教育一事,却

很少有人讲到。我认为,天下固然有蛮横嫉妒的妇女,也

未尝没有贤慧而有才德的女子。他们不明了孔孟之道的礼

义,怎么能怪本性一天一天地变坏了呢?这里有《闺训千

字文》一书,是专讲教育女子的,女人从少年到壮年,应

该怎样做都讲得很完善,而且字句浅明,易懂。愿天下做

父兄的都应当准备一册,用来教育子女,那就会见到教化

通行,风俗变好,这对于“世道人心”大有好处。我很早就

想重新刻印这本《闺训千字文》,但一直没有刻成。刚巧和

朋友陈秀峰谈起这本书,他表示愿将它重新刻印出来,公

布于世。唉!他真是个乐行善道孜孜不倦的人啊!

光绪戊申(公元1908年)

二、《闺训千字文》

[原文]

凡为女子,大理①需明,温柔典②雅,四③德三从。

[注释]

①大理:指反动的封建伦理道德。即:“三从四德”、

“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等。

②典:庄重的意思。

③四德三从:中国统治阶级用来奴役,压迫妇女的

反动道德规范。“四德”,出自《周礼》,指“妇德、妇言、妇

容、妇功”。“德”就是行动规矩;(一言一行都要服从封建

的忠孝节义);“言”就是要唯唯喏喏,少说话;“容”就是

打扮的整整齐齐,取得丈夫的欢心;“功”就是专门从事家

庭内的纺纱织布,烧茶煮饭的事。“三从”出自《礼记》:“未

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译文]

凡是女子,都必须明白孔孟的大道理,性情要温柔,

举止要庄重,要懂得“四德三从”。

[原文]

孝顺父母,惟令是行,问安侍膳①垂手敛②容

[注释]

①膳:吃饭

②敛:(liǎn音脸)收拢的意思。

[译文]

要孝顺父母,父母怎样说,就得怎样做。早晚要问安,

父母吃饭时,要小心侍候。规规矩矩地双手放下,收拢面

容。

[原文]

言词庄重举止消停戒谈私语禁出恶声

心怀浑厚面露和平裙衫洁净何必绸绫

梳妆谨慎脂粉休浓黄昏来往秉①烛擎②灯

闺房③严肃方谓贤能勿效谄媚④毋纵骄侈⑤

卤莽浮躁非人所宜⑥偶然获咎⑦宛转熟思

苟云⑧已错推诿⑨则愚听话未真岂可猜疑

当察事务百样该知通文达义应变随机

拣柴执爨⑩煮茗焚香补拆浆洗绣凤描凰

针线精致裁翦审详

[注释]

①秉:(bǐng音丙)拿着。

②擎:(qíng音情)举着。

③闺房:未出嫁女子的卧室。

④谄媚:(mèi音产、妹)巴结,奉承。

⑤骄侈:(侈,chǐ,

音尺)骄,骄傲;侈,奢侈。

⑥非人所宜:不是好人所应当有的。

⑦咎:(jiù音:就)罪过。获咎,得到别人的责备。

⑧苟云:如果说。

⑨推诿:(wěi音委)推托的意思。

⑩执爨:(音窜)用火煮饭。

茗:茶叶。

审详:周详,仔细的意思。

[译文]

说话要严肃谨慎,行动要稳重,莫谈私话,禁止恶声,

心胸宽广,面目和蔼。

裙子,衣衫要干净,整齐,不必追求绸缎绫罗。梳妆

打扮要谨慎。脂粉不要抹的太浓。

天黑了进进出出,一定要拿着灯笼。闺房应严紧,不

许外人随便来往,这样才称得起是有贤德的女子。不要效

仿巴结奉迎的样子,不要骄傲自大和过奢侈的生活。粗卤,

莽撞,轻浮,急躁,都不是好人应当有的。偶然受到别人

责备,要仔细地想一想,如果说自己已经错了,再托诿的

话,那就错上加错,听话没听清楚,哪能随便猜疑呢。

应该知道的事,就都要知道。要明白礼义,要随机应

变。

拣柴煮饭,沏茶烧香和缝缝补补。绣花和其他针线活

都要精心细致。做衣服时要考虑周到。

[原文]

最忌懒惰活计匆忙纺绩粗率肮肤腌脏①

发蓬鬓垢②气蠢形慌东西村舍串遍街坊

恢谐嬉谑道短说长欺压弱幼忤逆③爷娘

脸横暴厉腹隐豪强喜笑喧哗忿怒激扬

抗违训诲傲慢矜张争奁④竞产罔顾羞惶

又有下等故作轻狂妖冶打扮艳丽衣裳

弄带掀唇衔袖托腮畏狐惧鬼乐祸幸灾

高啼低嗽假怕虚哀偷观斜视性僻情乖

殊失阃范⑤**之材

[注释]

①腌脏:(腌ā音阿)不干净。

②垢:(gòu音够)污秽,脏。

③忤逆:(wǔ音午)逆,抗违;忤逆,不孝。

④奁:(lián音连)梳妆盒子,指嫁妆。

⑤阃:(kǔn音捆)原指妇女居住的地方。阃范就是

指妇女的道德规范。

[译文]

最忌讳的是,性情懒惰,做活潦草,纺线织布粗心大

意,不洗脸,不梳头,粗声粗气,行动慌张,走东家,串

西家。

爱打闹,爱开玩笑,说长道短。欺压老小,对父母顶

撞不孝。满脸凶气,心地凶狠,大声说笑,好发脾气,抗

违教诲,傲慢自大,不顾羞耻,争夺嫁妆和家产。更要不

得的是故意做出轻狂的样子,把自己打扮的妖里妖气,穿

着艳丽的衣裳,玩弄裙带,咂巴嘴唇,叼着袖口托着腮帮。

又怕狐狸又怕鬼。幸灾乐祸,高声啼哭,低声咳嗽。假装

害怕,虚伪的悲哀,偷眼看人,性情孤僻。以上这些都违

反女子的规范。因此,是最下贱的人。

[原文]

及笄①于归②纲纪攸关前生夙分③今世姻缘

敬奉公婆戏彩承欢④搀扶伺候纳绽缝连

进服献履⑤引扇加绵调合五味捧递羹餐

缓急答对焉敢侮讪⑥钦尊姑舅⑦更胜椿萱⑧

[注释]

①笄:(jī音击)本意是盘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

五岁叫及笄,因为出嫁时头发插着梳成髻,用簪子绾住头

发,意思是出嫁了。

②于归:古时称女子出嫁为于归。

③夙(sù音宿)分:有缘分,前定的缘分。

④戏彩承欢:在《二十四孝》中有“戏彩娱亲”的故

事。传说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人,名叫老莱子,性至孝,

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了使母亲、父亲高兴,经常穿着五

彩的服装做儿戏。取水堂上,跌倒在地,装作小孩啼哭,

讨双亲欢喜。

⑤履:指鞋子。

⑥侮讪(shàn音扇):侮辱,讥笑。

⑦姑舅:舅指公公,姑指婆婆。

⑧椿萱:草木。古人常以此称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