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楚辞14(2 / 2)

🎁美女直播

吕望:即姜尚,姜姓,吕氏,称太公望。姜尚是周朝开国的功臣,

原先曾在朝歌做过屠夫,年老时在渭河边上钓鱼,遇到周文王,才发挥

了他的才能,以

后为周武王统一全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宁戚:春秋

时卫国人,后来成了帮助齐桓公完成霸业的重要助手。宁戚未遇时

曾在齐国东门喂牛作歌。意为:吕望发迹之前,只是朝歌的一位屠

夫,宁戚也只是个唱着歌喂牛的人。

汤武:即商汤和周武王。桓:即齐桓公。缪:同穆,即秦穆

公。意为:如果这些贤臣遇不到像商汤、周武王和齐桓公、秦穆公这

样的明君,世上谁会知道他们呢!

吴:指吴王夫差。弗味:不去体会。忧:忧患,灾难。意

为:吴王夫差,听信太宰嚭(pǐ匹)的谗言,不能体会伍子胥忠告的重要

意义,把伍子胥杀了,结果越国恢复了国力,一举打败了吴国,带来了无

限的后患。

介子:即介子推,晋文公的随从大臣。立枯:抱着树被烧死。

文君:即晋文公,名重耳。寤:醒悟,明白。意为:介子推跟随晋文

公重耳逃亡十九年,在困境中曾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给文公充饥。

重耳掌握政权后,论功行赏,忘记了介子推。介于推带着老母逃进绵

山,不求封赏。文公想到他时搜山不获,放火逼介子推出来。结果介子

推坚持不出,抱住山上的一棵树,被活活烧死。

封:封赏。介山:原来叫绵山,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优

游:这里是深远而久长的意思。意为: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封绵山

为介山,禁止人们去砍柴,用以深远和久长地报答介子推的大德。

久故:长久在身边的故人。亲身:亲近的随从。一本作"割

身",指介子推割股肉的事。缟(gǎo搞)素:白色的丧服。意为:晋

文公想着过去长期跟随他的亲信(甚至还割自己身上的肉给文公吃),

穿着白色的丧服而去哭祭。

讠也谩(tuómán陀蛮):谎言欺骗。意为:有的人忠诚而死于国

事,有的人欺罔国君却毫不被怀疑。

按实:按查实际,根据事实。虚辞:虚假荒唐的话。意为:

你(顷襄王)不去检查和考察实际的情况,听信谗人的诬陷不实之词。

泽:集水的低洼地,这里是指水泽中发出来的臭气。申旦:申

明,表明。意为:芬芳和臭气混杂在一起,谁去明白地加以辨别呢?

殀:同夭,短命早死。戒:戒备,防备。意为:为什么香草容

易短命夭折呢?微微下一点霜却没有戒备的措施。(比喻忠诚的贤者

受不了小人的谗言中伤。)

谅:实在,诚然。聪:耳明叫聪。得:得志,得意。意为:

实在是你的耳朵听不到真话而被壅蔽,使那些进谗言、行谀媚的小人更

其得意。

蕙若:蕙草、杜若,香草名。意为:自前朝,人们就妒贤嫉能

(指前楚怀王时上官大夫的妒嫉和诽谤),认为芬芳的蕙草和杜若是不

能佩带的。

佳冶:本是美丽冶艳,这里指有美德的人。嫫(mó模)母:传

说是黄帝的妃子,著名的丑妇。好:娇媚。意为:妒嫉美女的芬芳

和吸引入,丑妇却矫揉作态,自以为妩媚动人。

自代:用丑恶代替美好。意为:虽然有西施那样的美丽容貌,

却被奸佞用谗言和妒嫉中伤,他们自己留在君王的身边,以丑恶代替了

美好。

陈情:陈述情怀。白行:表白品行。不意:想不到,出于意

外。意为:希望陈述我的情怀,表白我的品行,以便说明我的获罪是

完全出乎意外的。

见(xiàn现):显示,表明。列宿(xiù秀):所有的星座。错

置:错同措,措置,安排,陈列。

意为:我怀忠贞之情而被放逐的冤屈

显得日益明白,就像天上的星宿都安排在一定的位置上那样清楚。

骐骥:日行千里的骏马。辔:马的缰绳。衔:马嚼子。载:

乘。意为:你骑着快马而飞奔,可是没有缰绳和马嚼子。

氾:同泛,浮起。泭(fú扶):同桴,小筏子,竹筏。下流:顺

流而下。备:用的意思。意为:乘着小筏子顺流而下,但没有船桨

可以操纵。

法度:法规制度。心治:对法治而言,凭自己的想法来管理国

家。辟:同譬。意为:背弃法度而随心所欲地治理国家,就譬如与

没有辔衔骑千里马、没有楫橹而乘船一样,绝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溘(kè客):忽然,突然。流亡:随江流而死。祸殃:指国家的

灾难。意为:我宁可立即死去,消失在

这滔滔的江水之中,却忧惧我

们的楚国再一次遭到灾祸——顷襄王会像怀王一样被强秦击败,祖

国再一次被投入灾难之中。

***认为这两句的前面应有"乱曰"二字,是全诗结束的歌。

毕辞:把话说完毕。意为:话还没有说完,我就投身于深渊之中,可惜

你这被谗人蒙蔽的顷襄王依然不觉醒!

橘颂①

后皇嘉树②,橘徕服兮③。

受命不迁④,生南国兮⑤。

深固难徙⑥,更壹志兮⑦。

绿叶素荣⑧,纷其可喜兮⑨。

曾枝剡棘⑩,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注释】

①橘颂:本篇当是屈原早年的作品。”橘颂",即赞美橘树之意。

诗中以橘自喻,而写诗人的人格个性,是一首咏物诗。

②"后皇"句;后:后土。皇:皇天。嘉树:美树。

③"橘徕"句;徕:同"来"。服:习惯,适应。这里说:天

地所生之美橘,一扎根南方就适应了当地的水土。

④受命不迁:谓禀受天地自然的生命而不可移植。王逸《章

句》:“迁。徙也。言橘受天命生于江南,不可移徙。种于北

地,则化为枳也。屈原自比志节如橘。亦不可移徙。”

⑤南国:南方,此当指楚国。古书上说,橘只生于淮南。过

了淮北则变为枳(见《周礼·考工记》、《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等)。

⑥深固难徙:根深蒂固而不可迁移。

⑦壹志:专一不二的志向。

⑧素荣:白花。

⑨纷:形容其花叶茂盛的样子。

⑩"曾枝"句;曾:同"层"。”曾枝"。言橘树的枝条层层相

叠。剡(yǎn):尖,锐利。棘:指橘枝上的刺。

抟(tuán):同"团",圆。

青黄杂糅:此指将熟的青橘子和已熟的黄橘子间杂在一起。

“文章"句;文章:文采,指橘子的青黄之色交杂而成文

采。烂:灿烂。

精色内白:颜色鲜明的表皮,洁白的内瓤。一说,"精色内

白"都是指橘子肉质的精纯洁净。

“类任"句;类:类似。任道:担任道义的人。一本作"类

可任兮",谓橘似是一个担负重任的人。王逸《章句》:“言橘

实亦黄,其色精明。内怀洁白,以言贤者亦然。外有精明之

貌,内有洁白之志,故可任以道而事用之也。”

“纷缊"句;纷缊(yūn):茂盛,纷繁,形容橘之枝叶果

实。一说,"纷"同"芬","缊"同"氲",言橘之香气浓郁。

宜修:修饰得宜,言其美好。

“姱而"句;姱(kuā):美好。丑:通"俦",类;"不类",

即与众不同。

“嗟尔"句;嗟:感叹词。尔:指橘树。幼志:幼年的志

向。指橘树天生的本性。

廓:旷达。此言橘胸怀宽广而别无所求。

苏世:苏,苏醒;"苏世"即独醒于世。一说,"苏"乃

“疏"之借字,"苏世"即远离世俗。

“横而"句;横:横绝,横渡,比喻其敢于横渡中流,特立

独行。一说,"横"本指栏杆木,比喻其防范自慎,立德矜

持。不流:不随波逐流。

“闭心"句;闭心:固闭其心,坚贞自守而不为外物所动。

因橘皮密裹内瓤,故言。自慎:自我谨慎。

失过:有过失。

秉德:保持其品德。

参天地:与天地相配,参:并,齐。

“愿岁"句;岁:岁月。谢:逝。此谓愿与岁月同行,一起

成长。

长友:长久为友,永远相友。

“淑离"句;淑:善。离:通"丽",美丽。一说,"离",

孤特。淫:**。

“梗其"句;梗;刚直

坚硬,指橘枝。理:木材的纹理。

可师长:可为人师长。

行比"句二行:品行。伯夷:殷末孤竹君的长子,反对周

武王伐纣,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置以为像:树立为榜样。像:榜样,法式。

悲回风①

悲回风之摇蕙兮②,心冤结而内伤③。

物有微而陨性兮④,声有隐而先倡⑤。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⑥,暨志介而不忘⑦。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⑧,孰虚伪之可长!

鸟兽鸣以号群兮⑨,草苴比而不芳⑩。

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

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以自贶。

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

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芳椒以自处。

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

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

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

伤太息之愍怜兮,气於邑而不可止。

纠思心以为纟襄兮,编愁苦以为膺。

折若木以蔽光兮,随飘风之所仍。

存仿佛而不见兮,心踊跃其若汤。

抚佩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

岁忽忽其若颓兮。时亦冉冉其将至。

*烦蘅槁而节离兮,芳已歇而不比。

怜思心之不可惩兮,证此言之不可聊。

宁溘死以流亡兮,不忍为此之常愁。

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

孰能思而不隐兮,昭彭咸之所闻。

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

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

心革几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自缔。

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

声有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为。

邈漫漫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

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

凌**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

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

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天。

吸湛露之浮凉兮,漱凝霜之雰雰。

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

冯昆仑以瞰雾兮,隐山文以清江。

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

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

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

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

泛潏潏其前后兮,伴张弛之信期。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

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

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

曰:

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悐悐。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

心纟圭结而不解兮,思搴产而不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