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楚辞15(1 / 2)

🎁美女直播

【注释】

①悲回风:回风,即旋风。诗中写其因蕙草为旋风摇动而引起

的悲伤,语言少叙述而多抒情,在《九章》中别成风格。南

宋的魏了翁、明人许学夷、清人吴汝纶及近人闻一多等疑本

篇非屈原所作,但证据毕竟不足。

②蕙:蕙草,香草名。

③冤结:冤情郁结。

④"物有"句;物:指蕙草。一说指回风。微:微小,微弱。

陨:落。性:性命,生命。

⑤"声有"句:指风声。隐:一说指秋风初起时其隐约若闻的

低声,一说指秋风有声而无形。先倡:先导。

⑥"夫何"句;夫:发语词。彭咸:传为殷贤大夫,谏君不听

而投水自尽。造思:追思。

⑦"暨志"句;暨:及。志介:志节。以上两句说:我为何这

般追思彭咸,还有他的志节总是令人难忘。

⑧"万变"句;谓小人们的巧诈之情虽千变万化,但岂可掩盖

其真相。一说。”万变"是指屈原遭受的种种挫折,"其情岂

可盖"。言其忠贞之情人所共知,岂可掩盖。

⑨号群:呼群,求群。

⑩"草苴"句;草苴(jū):草的总称,生的草叫"草",干枯

的草叫"苴"。比:合并,密积。

“鱼葺"句;葺(qì):整治。朱熹《集注》:“鱼整治其鳞,

以自别异。”一说,"葺"意为积累排列。又一说。”葺"是

“楫"的假借字,"葺鳞"即"鼓鳞"。自别:显示自己与众不

同。

文章:文采,此指蛟龙身上的鳞甲。以上是以鱼比喻小人,

以蛟龙比喻君子。

“故荼荠"句;荼(tú):苦菜。荠:荠菜,其味甘。不同

亩:不能同种在一起。

“惟佳人"句;惟:惟独,只有。佳人:美人。指君子,或

说屈原自比。都:美好。

“更统世"句;更:经历。统世:世代。自贶(kuàng):自

与,自许。

“眇远"句;眇远志:高远的志向。及:达到。

相羊:徜徉,徘徊。这里是说:高远之志如同漂流不定的

浮云。孤高而无所傍依。

“介眇志"句;介:坚定,确定。另说当作"因"或"隔

阂"解。眇志:义同"远志"。惑:疑惑。

“窃赋诗"句;窃:私下,自谦之词。赋诗:作诗。明:表

明。朱熹《集注》:“因自言其志之高远,与浮云齐而不能有

合于世,是以其志不能无惑,而遂赋诗以明之也。”

独怀:独自思念。一说,胸怀与众不同。

“折芳椒"句;芳椒:一本作"若椒","若"指杜若,"椒"

指花椒,均芳香植物。自处:独居。一说,安排自己。

“曾歔欷"句;曾:通"增"。不停地。一说,通"层",重

叠。歔(xū)歇(xī):叹息、哀泣。嗟嗟:叹息声。

“掩此"句;掩:抑止。不去:谓其哀伤遣之不去。

“寤从容"句;寤:觉醒。从容:舒缓安逸的样子。周流:

周游,漫游。

自恃:自持。

於(wū)邑:即"郁悒",忧悒郁结,愤懑难舒的样子。

“纠思心"句;纠:结结、缠绕。思心:犹"思绪"。纟襄

(xiāng):佩带。

膺:胸。此指胸衣。

“折若木"句;若木:神话中长于日落处的大树。光:指日

光。

仍:就,至。此谓随飘风所至,任由行止。

存仿佛:周围一切若见若不见。”存",指周围一切事物,

即存在,现实。

“心踊跃"句;踊跃:此指沸水的跳动、滚沸。汤:沸水。

“抚佩"句;抚:抚摩。佩:玉佩之类的饰物。衽:衣襟。

案志:按捺激动的心情。

超惘惘:惆怅而迷惘的样子。

颓:衰颓,衰暮。

“时亦"句;时:衰老之期。冉冉:渐渐。

“*烦蘅"句;*烦(fán)、蘅:均为香草名。槁:枯槁。节:

指草茎上的节。离:谓草枯则其茎节断离。

“芳已歇"句;芳:香。歇:尽。不比:比不上往昔。

“怜思心"句;怜:自怜。思心:忠贞之心。惩:知戒惧而

悔改。

聊:苟且。

“宁溘死"句;溘死:突然而死。流亡:此指形体消亡。

“孤子"句;孤子:孤儿,屈原自比其孤独。吟:呻吟、叹

息。抆(wěn):揩拭。

放子:被父母弃逐的儿子,亦屈原自比。

隐:痛苦。

“昭彭咸"句;昭:明白。一本作"照"。彭咸之所闻:所

闻彭咸之事。

石峦:石山。

“路眇眇"句;眇眇:遥远貌。默默:寂静无声。

“入景响"句;入;进入,此指进入荒寂之境。景:同

“影"。响:声响。”景响无应",是说连一个人影都没有、一

点声音都没有。

闻省想:即耳闻、目视、心想。”闻省想"皆不得,谓极其

寂寞。

“居戚戚"句;居:居常,日常。一说,疑"居"为"思"

字之误。戚戚:忧愁悲伤的样子。解:排解。

革几(jī)羁(jī):马的缰绳和马的笼头,引申为受约束、

受束缚。

“气缭转"句;缭转:缠绕。缔:结。

“穆眇眇"句;穆:静穆。眇眇:辽远貌。无垠:无边。

“莽芒芒"句;莽芒芒:辽阔迷茫的样子。”芒芒",同"茫

茫"。仪:形。”无仪"。没有形状,亦即无边之意。

“声有隐"句;声:秋风声。隐:隐微。感:感应。

“物有纯"句;物:当指蕙草。一说,指万物。纯:纯洁美

好。不可为:不能有作为。以上两句说:秋声虽隐微而草木

与之感应,蕙草虽纯洁美好而无所作为。

“邈漫漫"句;邀:远。漫漫:漫长。量:估量,度量。此

句言前程、路途。

“缥绵绵"句;缥:缥缈。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纡:通

“虞",度量。此当言其思绪。

悄悄:忧愁貌。

“翩冥冥"句;翩:飞翔。冥冥:高远。不可娱:谓纵然高

飞亦不能愉悦。

“凌**"句;凌:乘。流风:随风飘流。此言欲乘风波而

流行。

“托彭咸"句;托:寄托。彭咸所居:即彭咸所在。此言以

彭咸之所在为寄托。

峭岸:指山之峻峭处。

“处雌蜺"句;雌蜺(ní):蜺,即"霓";"雌霓"指副虹,

即颜色比较淡、红色在内、紫色在外的虹。标:树梢。颠:

山顶。”标颠",指雌蜺之最高处。

“据青冥"句;据:凭借,青冥:青天。摅(shū):舒展。

一说,"摅虹"谓"发气成虹"(王夫之《楚辞通释》)。

“遂倏忽"句;倏忽:迅疾,忽然。扪:抚摸。

“吸湛露"句;湛露:浓重的露水。浮:言露珠上晶莹的亮

光如浮。凉:清凉。”浮凉",一本作"浮源",汤炳正《楚辞

今注》谓古人视露水为"浮源"。又姜亮夫《屈原赋校注》以

为当作"浮浮"。

“漱

凝霜"句;漱:漱口。一说"漱"当作"嗽",吮吸。

凝霜:凝结的霜。雰(fēn)雰:霜雪纷纷散落的样子。

“依风穴"句;风穴:古代神话中风的发源地。据说在昆仑

山上。自息:独自休息。一说,独宿。

“忽倾寤"句;倾寤:即"惊寤",惊醒。一说,"倾寤"意

为侧转过身醒来。婵媛:喘息。

“冯昆仑"句;冯:同"凭",依靠。昆仑:古代神话中的

神山。瞰:俯视。一本"瞰"作"激"。”澂"同"澄",朱熹

《集注》:“澂雾。去其昏乱之气也。”

“隐山文山"句;隐:隐蔽,此指隐约可见。山文:同"岷"。

岷山,在今四川省境内,是黄河、长江的分水岭,又是岷江、

嘉陵江的发源。旧有"岷山导江"之说。古人以为岷山是长

江的正源。以:与。清江:清澈的江流;另说,指岷江或长

江。

“惮涌湍"句;惮:畏惧。涌湍:奔涌的急流。礚(kē)

礚:水石相撞击声。

“纷容容"句;纷:乱。容容:变动纷乱的样子。经:条

理,规律。

“罔芒芒"句;罔芒芒:迷茫的样子。纪:头绪,秩序。

“轧洋洋"句;轧:倾轧,言波浪相倾压推挤。洋洋:水盛

大貌。无从:无

由,谓不知从何而来。

“驰委移"句;驰:奔驰。委移:同"逶迤",此指水流之

绵延曲折。焉止:哪里是尽头。

漂翻翻:波涛上下翻腾。

翼遥遥:水波左右摇荡。翼,指两翼;一说,疾走。遥遥,

通"摇摇"。

“泛潏潏"句;此处写潮水。泛:水涨而漫溢。潏(yù)

潏:水涌貌。前后:言潮水前浪后浪相推。

“伴张弛"句;伴:伴随,谓江水随着海潮消涨。张弛:即

潮涨潮落。信期:潮水涨落都有其时间规律,故曰"信期"。

观炎气"句;炎气:夏天炎热之气。相仍:相因,相继。

“窥烟液"句;烟:云气,云烟。液:湿气上升而凝成水

液,即雨水。积:凝聚。

“借光景"句;谓假借时光往来于天地古今。

“施黄棘"句;施:用。黄棘:神话中的木名,有刺。枉

策:弯曲的马鞭。

“求介子"句;介子:即介子推。所

存:所在,指其所存留的遗迹。

“见伯夷"句;放迹:高逸放旷的

行迹。

调度:考虑,安排。

“刻著志"句;刻:铭刻。著:附着。志:心志。”刻著

志",即铭刻于心。无适:别无所往。

曰:当是"乱曰"的省文或脱文。

冀:期望。

“悼来者"句;悼:恐惧。一说,哀痛。来者:来日。悐

(tí)悐:忧惧,惊惧。一说,辽远。

“从子胥"句;从:追随。子胥:伍子胥,

传说伍子胥被吴王夫差逼迫自杀后,其尸体被抛入大江

中,子胥的魂魄发愤驰腾。归神大海。自适:顺适自己的心

志。一说,自往。

大河:此指黄河。

“悲申徒"句;申徒:即申徒狄。传为殷末贤臣,因谏纣王

不听,于是抱石投水而死。抗:通"亢",高。迹:行迹。”高

抗",高尚的行为。

骤:屡次,多次。

任:负,抱。”重任石",即抱重石投水。

纟圭(guà)结:打结,引申为牵挂、悬念。

“思蹇产"句;思:忧思。蹇产:届曲难伸。释:消,解除。

渔父

渔父,捕鱼的老人;父,楚地对老年人的尊称。文里的渔

父是当时的"隐遁之士",为"全身远害"而"避世隐身,钓鱼江

滨,欣然自乐"。本篇通过渔父和屈原的对话,表现了他们二

人如何对待当时现实的两种不同的思想和态度,从而显现出

屈原坚持真理,忠贞不移,宁死不屈的崇高品质和形象。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

槁①。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

斯②?”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

放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