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千家诗4(2 / 2)

🎁美女直播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①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②

【注释】

①衔(xián咸):含。浸:沉浸。漪(yī医)

:水上的波纹。这两句说,长满青草的池塘,涨满了水,落山的太

阳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中。②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腔:

曲调。信口:随口。这两句说,骑在牛背上归来的牧童,横吹短

笛,传来信口无腔的曲调。

【解说】

雷震,宋代人。

作者在这首诗里,先写映照在波光荡漾的池塘

中的山峰和夕阳,然后再写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归来的牧

童。全诗以清新的笔触,用以动写静的手法,勾勒出夏日山

村寂静安闲的晚景。读后给人极大的美的享受。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①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释】

①蹊:小路。孟子:“山间之蹊,公然用之而成路",

言山间本无小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里指顺着花问的

小路,花木成行的意思,但"蹊"字比"行"字多一层意

思。

②闼:门在古时又叫闼。如"排闼直入",即不管别

人允不允许,推开门就进去。

【解说】

湖阴先生为一隐居者的人名。全诗四句皆写湖阴先生的

居处而不及人,实际人在其中。首二句写屋内,写庭院。虽

是茅舍,因主人勤于打扫,却清洁修整,连青苔都没有,隐

喻湖阴先生治身的严谨,芳

洁,同《楚辞》"高予冠之岌岌,

佩长剑之陆离"同一用意,同一手法。花木成行,写庭院,

喻湖阴先生修养之高,品德之茂。后二句写环境之佳胜,清泉

灌溉良田,并且围绕着村边绿树;远看青山奇峰,排闼直入。

全部胜景可概括为:门临绿水青山,花绕晴日芳树。古人

“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湖阴先生不仅自己品德芳洁,而

所居的环境也是有选择的。因此整首诗没一个字直接写人,

但有"其中有人,呼之欲出"之妙。

历来评论家对这首诗的末二句很欣赏,荆公自己也很欣

赏。据载:“山谷尝见荆公于金陵,因问丞相近作何诗,荆

公指壁上所题两句(按即此诗末二语)曰:此近所作也"。

又《冷斋夜话》评此两句诗为"句中眼",谓"学者不知此

妙,韵终不胜"。这两句为什么是句中眼,韵之胜处在哪

里?《石林诗话》指出:“荆公诗用法甚严,尤精于对偶。

尝云用汉人语止可以用汉人语对,如参以异代语便不相类,

如一水护田……皆汉人语也"。按:《艺苑雌黄》云

“将""送"二字用法与《楚辞》"登山临水送将归"用法

合,渔隐又进一步指出,(《诗·燕燕》"之子于归,远于将

之","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为《楚辞》所本,则巧用汉人语者

亦昧其源。因为据《西清诗话》云:“前人以用一字偏枯

(指一句有出处,一句无出处,或用异代语)为倒置眉

目,反易巾裳。”所以重视对句上下两联要斤两悉称。但

这些评论都是从词语上来说的。这首诗的妙处还在于以写景

物来写人,与《游小园不值》有异曲同工之妙。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①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②

【注释】

①朱雀桥:六朝时秦淮河上的桥名。乌衣巷:

当时金陵城的一条街。是东晋时豪门世族居住的地方,处于秦淮河的

南面,离朱雀桥很近。这两句说,朱雀桥边长满了野草闲花,乌衣巷

口夕阳斜照,满目荒凉。②王谢:指东晋时宰相王导、谢安及其

世族。这两句说,过去巢居王、谢两家高堂的燕子,今天它们飞入的

已是平常百姓人家了。

【解说】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前两句用"野草花"、

“夕阳斜"来渲染"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的王、谢故

居旧址的荒凉、衰败景象。后两句由今日的衰败,想到过去

王、谢及其家族,虽煊赫一时,可是他们的高堂华屋早已

然无存,变成寻常百姓的住家了。诗人从燕子主人的变换,

慨叹时代的变迁,并巧妙而又含蓄地讽刺了中唐时期的反动

统治集团,尽管兴盛一时,然而终究也会象王导、谢安及其

世族一样衰败下去。全诗意味深长,语言含蓄。

送元二使安西①

王维

渭城②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③无故人。

【注释】

①安西:地名,故址在今新疆境内。唐代设有安西都

护府。

②渭城:暗指长安,长安傍渭水。

③阳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元和郡县

志》说因其在玉门之南,所以叫"阳关"。

【解说】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又呼之为王右丞,唐代太

原人。维幼即能文。商璠评其诗为;"词秀调雅,意新理

惬,在泉为珠,看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帝境"。又善作

画,世称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又妙能琵琶,解音律。故

这首诗为后人演入乐府,歌以送行,名为《阳关三叠》。

“三叠"的说法不一,较可信者为首句不叠,后三句反复歌

之为三叠。

朝雨沾湿渭城的灰尘,写微雨以烘托送别气氛,有《楚

辞》"风伯洒道,雨师洗尘"的尊重送行的意思。二句上承

朝雨,雨洗轻尘故柳色更新;下带"阳关",出阳关以后难

见此景,王之涣诗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

句。则客舍边的青青杨柳更显其依依惜别之情。但主人乃强

为劝慰:看,这柳色青青风景多好,风景虽好但不能不别。

而且别宴将阑,别时已到。主人乃再三致殷勤之意,劝元二

多饮一杯,理由:这一去,西出阳关之后再也没有老朋友

了。万里行役,远托异国,劝其多喝一杯酒,给人以无限感

触。

这首诗也妙在不言别离之苦,友谊之深,而别离之苦,

友谊之深溢于字里行间。能达到这个境界的艺术手法全在于

“侧面烘托,情景相生"。

由于古代社会不安定,政治变化不测,所谓"江湖多风

波,舟楫恐失坠","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因此对

于别离十分重视。古诗即有"悲莫悲兮生别离"的叹息,江

淹曾写有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悲伤得使人

丧魂失魄的只有别离这件事呵)。故下文又有"春草碧色,

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话。但这首诗却不这么

露骨地说,反说行色的美好,朝雨湿轻尘,客舍柳色新妍,

但又不是真的无动于衷,相反是忍着心头的离愁别绪。今日

读之,使人从柳色青青,到前去的阳关,便浮现出只身万

里,黄沙扑面,"马后桃花马前雪,叫人那得不凄然"的情

景。但这些都包藏在字里行间,最后也只以"无故人"来作为

“多饮一杯酒"的理由,但一联系到"西出阳关",人们自

然会想到:“今不愿封万户侯,但愿生入玉门关"。现在友

人却要生出玉门关。想见友人今后的处境:塞云胡沙,白草

枯杨,语言不通,安危莫卜,但只从友人今后的生活着想,

便见出友谊的真挚,真是从肺腑中流出者,而俱包在"无故

人"三个字中。通篇以勉强劝慰之词来表达无限的离情别绪,

含蓄蕴藉,故为唐以来送行一唱三叹的名篇,千载传诵不绝。

题北榭碑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②西望长安不见家。③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④

【注释】

①北榭碑:楼上有台曰榭,黄鹤楼四面俱有台榭,此诗题于北榭的碑上,因取名题,因但王琦注本题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中吹笛》当有所本。

②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员。长沙:指

西汉贾谊被贬谪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贾谊博学才高,曾被汉文帝赏

析,因屡遭打击和诬陷,被贬谪为长沙王太傅。这句说,这次遭到流

放,很象当年贾谊被贬谪到长沙一样。③长安:当时的京城。这

句说,到了这里(黄鹤楼),虽然西望长安,但因关山阻隔,总是看

不见那故家。④江城:即武昌城,因地处长江的旁边故称江城。

落梅花:即《梅花落》,这里因押韵关系改称落梅花。这是笛曲

名。江总诗:“长安少年多轻薄,两两常唱《梅花落》。”这两句说,

现在正是五月,在这江城的黄鹤楼上。偶然听到玉笛吹奏《梅花落》,

我心头的烦恼便被驱除净尽了。

【解说】

这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五月。李白

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在江夏时写了这首诗。诗中作者用贾谊

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比喻自己的遭遇,从而抒发内心

的忧郁和感慨。

题淮南寺

程颢

南去北来休便休①,白苹②吹尽楚江秋。

道人③不是悲秋客,一任④晚山相对愁。

【注释】

①休便休:随遇而安,得休便休。

②自苹:俗苹、*频二字混用,江上苹,花白色,开于

初秋。

③道人:诗人写此诗时的托名。

④一任:任也作"恁",任凭的意思。

【解说】

诗人暂息淮南某僧寺中,见秋江白苹为风吹尽因而有感

于人生行止写了此诗。一二句系用倒插法,先说反正南来北

去,管他什么?能休息便休息一下吧?诗人为什么发出这么

决绝的感叹呢?下一句才补出理由,江上的白苹花已吹尽,

而且随风飘泊,听其南北西东,半点勉强不得。这样先说结

论后补事实叫倒插法,使诗句陡健有力。下二句进一步点明

“休便休"的意思。三句遥接首句,为什么"休便休"?因为

“道人"不象一般的诗人墨客那样,见花堕泪,对月伤怀,那是

悲秋的人的论调。既然如此,只好

听凭晚山相对发愁了。

程颢是宋代的理学家,是讲究"自强不息"的,为什么

这首诗反映出随遇而安,流连忘返的思想呢?不,这首诗不

是主张流连忘返,而是不凝滞于物,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当众人对秋兴悲的时刻,能超然物外,不以心为形役,这正

是诗人的自强不息处。没有这个克制工夫就随波逐浪,流连

忘返了。

诗的妙处在作"决绝语"。”决绝语"直而无曲,故每

不见佳,"有作决绝语而妙者,世推温飞卿词:头上金凤

凰,胸前金鹧鸪,不如从嫁与,作鸳鸯,纵被无情弃,不能

羞。"其所以佳,在于"真"。在于大胆,直率。但此诗

又自不同,"直中见曲",诗中深意乃在决绝语之后,只有

“皮相者"弦才会以决绝语来看待它的。

秋月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①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②

【注释】

①碧山:碧绿的山。空水:指天空和溪水。澄

鲜:形容天空和溪水清澈澄碧可爱。这两句说,清澈的溪水,流过

碧绿的山头,晶莹的流水与蔚蓝的天空相映照,凝成一片美丽的秋

色。②红尘:指人世间。悠悠:遥远无际的意思。这两句

说。从这儿到有人烟的地方约三十里,因此,极目远眺也望不到那

里,只见一望无际的白云和红叶,好象与人间隔绝了一样。

【解说】

这首诗主要是描绘秋天月夜的清净洁美的景

色。由于作者贴切地运用"清溪"、"碧山"、"空水澄鲜"、

“白云红叶"等词语,所以读了这诗,眼前便出现一幅天高

气爽,色彩鲜丽的迷人秋景。在末后两句中,诗人虽流露出

超尘脱俗的遐想,但艺术上仍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