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郭景纯用隽上之才,变创其体①;刘越石仗清刚
之气,赞成厥美②。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③。逮义熙
中④,谢益寿斐然继作⑤。元嘉中⑥,有谢灵运⑦,才高
词盛,富艳难踪,固已含跨刘、郭,凌轹潘、左⑧。故知
陈思为建安之杰⑨,公干、仲宣为辅⑩;陆机为太康之
英,安仁、景阳为辅;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
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
【注释】
①先是两句;郭景纯:郭璞,字景纯,晋代诗人。郭璞有《游仙诗》,
抒忧生避祸、轻视富贵之情。隽上:卓特出众之才能。变创:变革创新。其
体:指玄言诗。
②刘越石两句;刘越石:刘琨,字越石,晋代诗人。仗:依仗。清刚
之气;清新刚劲的精神气质
。赞成厥美:辅助、支持他的美好行为。厥:
其,指郭璞。达按: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五对钟说持异义,其二十九
条云:“刘越石前与潘、陆同时,今谓永嘉而后景纯变创,越石赞成,则失
考矣。”
③彼众我寡两句;彼:指永嘉以来的玄言诗。我:郭、璞、刘琨的清刚
隽上之诗风。动:振动。俗:与雅相对,有贬意。动俗:改变当时"平典
似《道德论》"的一代诗风。
④义熙:东晋安帝年号,公元405-418年。
⑤谢益寿斐然继作:谢混,字叔源,小字益寿。斐(fěi匪)然:有文
彩貌。继作:继郭璞、刘琨而作。
⑥元嘉:南朝宋文帝年号,公元424-453年。
⑦谢灵运:南朝宋著名山水诗人。小名客儿。
⑧才高词盛四句;才高词盛:有才气而作品多。富艳:文辞富丽华艳。
难踪:难于追随其踪迹。固:肯定之词。含跨:包容、超越。凌轹(lì历):
欺压、压倒。潘左:指潘岳和左思。
⑨陈思:曹植封陈思王,死后谥思。后称陈思王、陈思或思王。
⑩公干、仲宣为辅;公干:刘桢字公干。仲宣:王粲字仲宣。均为建
安著名诗人。辅:辅佐。
英:英杰,杰出的人。
安仁、景阳为辅;安仁:潘岳字安仁。景阳:张协字景阳。
雄:英雄,杰出的人。
颜延年为辅:颜延之字延年。南朝宋著名诗人,与谢灵运齐名,世
称"颜谢"。
斯皆五言之冠冕;斯:代词,此。这里指曹植以下八位诗人。五言,
指五言诗。冠冕:冠、冕都是帽子的意思,这里是指第一、首位。
文词之命世;文词:文章,这里指五言诗歌。命世:犹名世,闻名
于世。
【译文】
起先郭璞用
高俊的才华创新改变它的体裁;刘琨依靠清新刚健的气概
赞成它的美好。然而他们的人多,我们的人少,还没有能
够改变世俗文风。到了义熙中间,谢混富有文采地继续创
作。到刘宋元嘉中间,有位谢灵运,文才高,辞藻丰,作品
富丽难以追踪,确实已经包含和超过刘琨、郭璞,压倒潘
岳、左思。所以知道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俊杰,刘桢、王粲作
为辅佐;陆机是太康文学的英俊,潘岳、张协作为辅佐;谢
灵运是元嘉文学的英雄,颜延之作为辅佐:这都是五言诗
的为首的作者,文词的名高一代的才人。
【原文】
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①。每苦
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②。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
之有滋味者也③;故云会于流俗④。岂不以指事造形,
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⑤!
【注释】
①夫四言四句;夫:发语词,无意义。四言:指四言诗。文约意广:
文字简约,含义深广。
取效:取法,学习。风骚:指《诗经》和《离骚》。
风,原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离骚》,后世概称我国优秀文
学传统的来源谓风骚。
②每苦两句;每:常常。苦:不称意之谓。苦于,文繁意少:文字繁
多而内容鲜少,是文约意广之反。罕习:很少写作。
③五言两句;文词:指诗歌。要:关键,主宰。陆机《文赋》:“立片
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众作:各种诗歌体裁。如四言、五言、七言、
杂言。滋味:诗歌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诸方面均好,耐人咀嚼,回味
无穷者,谓之有"滋味"。
④故云会于流俗:合于世俗。会:合也。流俗:世俗,一般人之嗜好。
此处世俗无贬意。
⑤岂不以三句;指事造形:按事物本然,描绘其形象。穷情写物:穷
作者之情以摹写外物。详切:详其情而切其要。
【译文】
四言诗字少意多,效法《国风》、《离骚》就可以得到大
概;往往苦于文字多而用意少,所以世人少学习它。五言
诗在诗体中地位扼要,是众多诗篇中有滋味的,所以说合
于世俗。岂不是因为指陈事理,创造形象,尽量抒情,描写
物象,最是详尽切当的吗?
【原文】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①。文已
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
写物,赋也
。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
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②。若专
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③。若但用赋体,患在
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
矣④。
【注释】
①诗有三义四句;《毛诗序》云:“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
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达按:风、雅、颂为诗之体裁,赋、比、
兴谓诗之表现手法。此言赋、比、兴者,言表现手法也。
②宏斯三义七句:以赋比兴三义,斟酌而使用,风力、丹采,兼而有
之,则为诗之至也。宏:广,大,此处有扩大、包融之意。斯:此。三
义:赋比兴也。酌:斟酌,酌情而用。干之以风力:以风力为骨干。润之
以丹采:以文采润饰之。风力:这里指文气。丹采:指文采。味:体味,
品赏。无极:无边、无穷。至:顶点、极品。
③专用比兴三句:一味以比兴为诗,则词义隐晦难明,是谓意深。词
踬(zhì志):文字蹇碍,不顺畅。
④但用赋体六句:一味用赋体,则语无蕴藉,是谓意浮。文词散缓,枝
蔓芜累,则诗亦无滋味矣。但:只,唯。嬉:嬉戏、玩乐。流移:流动迁
移。指文章散漫,文意不集中。止泊:停留、停顿。文无止泊,即文体松
散,下笔不能自休。芜漫:芜杂散漫。累:病也。
【译文】
所以诗有三种手法:一叫兴,二
叫比,三叫赋。文辞已经完了情意还有多余,是兴;借物来
比喻用意,是比;直接写事实,借言辞来写事物,是赋。扩
大这三种手法,酌量采用它,用风骨来加强它,用文采来润
饰它,使得体会它的有无穷滋味,听到它的动心,这是诗的
极好的。倘专用比兴手法,害处在于用意深沉,用意深沉
文辞就不顺畅。倘只用赋,害处在于用意浮浅,用意浮浅
文辞就散漫,嬉戏成为油滑,文辞没有归宿,有芜杂散漫的
毛病了。
【原文】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
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①。嘉会寄诗以亲②,离群托诗以
怨③。至于楚臣去境④,汉妾辞宫⑤,或骨横朔野⑥,
或魂逐飞蓬⑦;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⑧;塞客衣单,孀
闺泪尽⑨;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⑩;女有扬蛾入
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
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
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注释】
①春风春鸟五句:谓自然季节之更替,引起诗人情感之起伏,诗歌由
是而产生。《文心雕龙·物色》曰:“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
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沈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
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祁:大也。四候:四季。
③嘉会寄诗以亲:古人于宾主欢宴时,有互以诗赠答之习俗。李陵《与
苏武诗三首》之二,曰:“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嘉会:盛会、宴会。
亲:亲热、亲爱、亲密。
③离群托诗以怨:古人于亲人、友朋分别之际,互赠诗歌以释思念之
情。《古诗十九首》之一,曰"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怨:离恨。
④楚臣去境:楚臣指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屈原名平,为
楚怀王左徒,被谗,放逐于江南。”屈原作《离骚》,《史记·屈原贾生列
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⑤汉妾辞宫:汉妾指王昭君。《汉书·元帝纪》云:“竟宁元年,匈奴呼
韩邪单于来朝,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王昭君,名嫱。
⑥骨横朔野;朔野:朔方之郊野。朔:指今陕西西北部及内蒙古一带。
王粲《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⑦魂逐飞蓬:曹植《杂诗六首》之二:“转蓬离本根,飘摇随长风。”又
《赠白马王彪》之五曰:“孤魂翔故城,灵柩寄京师。”魂:鬼魂。蓬:蓬草。
⑧负戈外戍,杀气雄边;负戈外戍。《古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
始得归。”负:肩负。外戍:守卫边疆。杀气:战争时凶险氛围。雄:雄威。
边:边塞、边关、边疆。
⑨塞客衣单,孀闺泪尽;塞客:赴边塞之游子
。孀闺:闺中寡妇,其夫
为战争中死难者。
⑩士有解佩出朝两句;解佩出朝:抛弃官职,退出仕途。佩:表明官阶
的饰物。解:除。
女有扬蛾入宠两句:指汉武帝李夫人事。李夫人之兄李延年,在武帝
前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
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事见《汉书·外戚列传》。扬娥:扬与蛾均指眉"。《诗经
·齐风·猗嗟》:“美目扬兮。”《传》:“好目,扬眉。”《疏》:“盖以眉毛扬
起,故名眉为扬。”入宠:入朝受宠。倾国倾城:言貌美好。
非陈诗两句;陈诗:古制也。古代有采风之制,搜集民间诗歌陈献
子上。《礼记·王制》:“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注》:“陈诗,谓采其诗
而视之。”展:展现。义:指思想感情。长歌:放声高歌。骋(ɡ逞):
纵马奔驰。引申为奔放,谓感情奔放。
“诗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钟嵘取其二而言之。可以群:指诗歌有感染、振奋、鼓动人的作用。可以怨:指诗歌有讽刺不良政治的作用。
穷贱易安三句;穷贱:穷贱者。易安:善于安贫乐道。幽居:隐居,指隐居者。靡:无。尚:上也。
【译文】
像那春风吹,春鸟鸣,秋月明,秋蝉噪,夏天暑,有云
雨,冬月冷,有酷寒,这是四季给人的感触表现在诗里的。
好的**用诗来寄托亲密感情,离开群众用诗来寄托怨
恨。至于楚国臣子离开京国,汉朝的宫女辞别宫廷;有的
尸骨横在北方的荒野,魂灵追逐着随风飞去的蓬草;有的
扛着戈在边外守卫,战斗的气氛充溢着边地,在边关的客
子衣裳单薄,闺中独居的妇女眼泪哭干了;有的士人辞官
离开朝廷,一去忘掉回来;有的女子扬起眉毛,入宫受宠,
再次顾盼,倾动国人:所有这种种,感动心灵,不是作诗用
什么来舒展它的意义?不是长歌用什么来发抒它的感情?
所以说:诗可以合群,可以怨恨。使得穷贱的容易安心,隐
居的人没有苦闷,没有比诗更好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