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诗品5(1 / 2)

🎁美女直播

宋征士陶潜

【原文】

其源出于应璩①,又协左思风力②。文体省净,殆无

长语③。笃意真古④,词兴婉惬⑤。每观其文,想其人

德⑥。世叹其质直⑦。至如"欢言醉春酒⑧,""日暮天无

云⑨。”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⑩!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也。

【注释】

①其源出于应璩:应璩诗用《论语》语,如"下流不可处","是谓仁

智居"。陶渊明诗亦用《论语》语,如"旧谷犹储今","屡空常晏如","忧

道不忧贫""曲肱岂伤冲"等句。则其源一也。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不

同意此说,其卷下云:“梁钟嵘作《诗品》,皆云某人诗出于某人……然论陶

渊明乃以为出于应璩,此语不知其所据。应璩诗不多见,惟《文选》载其

《百一诗》一篇,所谓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者,与陶诗了不相

类。五臣注引《文章录》云:曹爽用事,多违法度,璩作此诗,以刺在位,

意若百分有补于一者。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意,顾区区在位者

何足累其心哉?且此老何尝有意欲以诗自名,而追取一人而模放之,此乃

当时文士与世进取竞进而争长者所为,何期此老之浅,盖嵘之陋也。”明许

学夷《诗源辩体》卷六第五条,亦持此说。达按:以上两说,各自有理,

读者宜自明之。

③又协左思风力: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六第五条云:“钟嵘谓:“渊

明诗,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叶少蕴尝辩之矣。愚按:太冲诗浑

朴,与靖节略相类。又,太冲常用鱼、虞二韵,靖节亦常用之,其声气又

相类。”协:本协助、合作之意,引申为融汇、渗入。

③文体省净,殆无长(zhànɡ丈)语:文风简洁,无冗繁之语。《诗源

辩体》卷六第十四条云:“靖节诗不为冗语,惟意尽便了。”省净:繁芜之

反。殆:几乎,差不多。长语:多余的话。

④笃意真古:笃意:诚挚之意。出自内心之意真诚而纯一,谓之笃

意。真古:真诚而古朴。《诗源辩体》卷六第十七条谓:“靖节去古渐远,直

是直写己怀。”

⑤河兴婉惬(qiè切):诗的意兴美好而恰当。

⑥每观其文,想其人德;和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太史公曰:余

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此仿太史公沿也。人德:其人之德行。德:人

品,为人之道德。

⑦世叹其质直:《诗源辩体》卷六第十二条曰:“靖节诗直写己怀,自然

成文,中唯饥来驱我去,相知何必旧,天道幽且远二三篇,语近

质野耳。”质直:质朴无文而直露。

⑧"欢言醉春酒":陶潜《读山海经》诗中句。今本"醉"作"酌"。

⑨"日暮天无云":陶潜《拟古》诗中句。

⑩岂直为田家语耶:难道只是乡里鄙语吗?直:只是。田家语:农村

中的粗言俗语。

【译文】

陶潜的诗的渊源从应璩出来,又协合左思的风格骨力。

诗的风格简省洁净,几乎没有多余的话。用意笃实,真诚

古朴,文辞起兴婉转惬当。每次看他的作品,想他的人格

德行。世人赞美他的质朴正直。至于像"欢言酌春酒",

“日暮天无云",风格清新华靡,岂待作乡下人的话呀!是

古今隐居诗人的宗祖。

宋光禄大夫颜延之

【原文】

其源出于陆机①。尚巧似②。体裁绮密③,情喻渊

深④。动无虚散⑤,一句一字,皆致意焉⑥。又喜用古

事⑦,弥见拘束⑧,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⑨。雅才

减若人,则蹈于困踬矣⑩。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

颜如错采镂金。”颜终身病之。

【注释】

①其源出于陆机: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评机诗《答贾长渊》

云:“铺陈整赡,实开颜光禄之先。钟嵘品第颜诗,以为其源出于陆机,是

也。然士衡较为道秀。”钟嵘评陆机谓:“其咀嚼英华,厌饫膏泽,文章之渊

泉也。”既为渊矣,自有流也,是颜出于陆。

②尚巧似:钟嵘评张协,谓"巧构形似之言";评谢客,谓"尚巧

似";评颜诗,亦曰"尚巧似"。以下评鲍照曰:“善制形状写

物之词。”殆亦

“巧似"意也。达按:《宋书·谢灵运传论》谓:“自汉至魏,四百余年,

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于情理之说。”此言马、

班之赋。陆机《文赋》:“赋体物而浏亮"。”巧似"亦"体物"之义也。

③体裁绮密:《宋书·谢灵运传论》云:“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

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可见以延年诗

“体裁绮密"乃当时通论也。绮密:华丽深密。

④情喻渊深:情致托喻深远。

⑤动无虚散:谓颜诗无散漫芜累之病。《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七评颜

诗谓:“丽不病芜。”陈延杰《诗品注》卷中云:“颜诗缘情而发,又颇自检

束,故动无虚散焉。”动:动辄,每每。

⑥一句一字,皆致意焉:谓一句一字皆致文意。亦"动无虚散"之义

也。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谓:“字字称量而出,无一苟下也。”

⑦喜用古事;古事:典故。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一:“诗以用事为

博,始于颜光禄。”

⑧弥见拘束:更加显得不自然、做作。弥:越加。拘束:即《诗品

序》所谓:“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之意。在引典入诗方面,钟

嵘在《诗品序》中批评过颜延之,其云:“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

寻。颜延、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

钞。”

⑨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虽然背离了诗歌秀美轻逸的原则,但也

是宏博富健文才的表现。义同《诗品序》"词既失高,则宜加事义,虽谢

天才,且表学问。”经纶:《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疏》:“经

为经纬;纶谓纲纶。”《梁书·王瞻传》史臣曰:“洎东晋王弘茂经纶江左,

时人方之管仲。”经纶,治理的意思。文雅才:泛指艺文礼乐之才能。

⑩雅才减若人两句:意谓假若经纶文雅之才不如颜延之,则陷于窘迫

了。雅才:即上文"经纶文雅才"。若人:此人。蹈:踏进、陷入。困踬

(zhì志):困顿、窘迫。

汤惠休曰四句: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七第十五条云:“《南史》

载:延年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

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縜满眼。汤惠休亦云:谢诗如芙蓉出水,颜

诗如错彩镂金。岂当时以艰涩深晦者为铺锦镂金耶?然延年较灵运,其妙

合自然者虽不可得,而拙处亦少。观其集当知之。”错彩镂金:指诗歌雕饰

工丽。错,涂饰也。

【译文】

颜延的诗的渊源从陆机出来。崇尚巧妙地像外物形状。

风格绮丽细密,抒情深沉。动笔没有空虚散漫,一句一字,

都是用心的。又喜欢运用古事,更见拘束,虽然违反清秀

飘逸,是处理典雅的才干。典雅的才干倘减少这样的人,

就陷入困顿了。汤惠休说:“谢灵运诗像从水中出来的荷

花,颜延之诗像装饰文采,刻镂金属。”颜延之终身认为是

缺点。

宋豫章太守谢瞻宋仆射谢混

宋太尉袁淑宋征君王微

宋征虏将军王僧达

【原文】

其源出于张华①。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

媚趣②。课其实录③,则豫章、仆射,宜分庭抗礼④。征

君、太尉,可托乘后车⑤。征虏卓卓,殆欲度骅骝前⑥。

【注释】

①其源出于张华:谓五人同源,共出于茂先也。达按:《诗品》卷中

评张华曰:“其体华艳,兴托不奇。巧用文字,务为妍冶。”评谢瞻等五人则

曰:“殊得风流媚趣。”其实一也。又,评张华则引谢康乐语云:“张公虽复千

篇,犹一体耳。”此亦"才力苦弱"之谓也。

②才力苦弱三句:谓五人诗,才力不逮,故务为清新浅近之作,然亦

具风流娇媚之趣。

③课其实录:从诗歌的实际成就来考察。课:责、求,考察。实录:

符合实际的记载。《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

隐恶,故谓之实录。”

④豫章、仆射,宜分庭抗礼:言谢瞻、谢混诗难分高下。分庭扰礼:

原指以平等礼节相见,后引申为地位平等之意。抗亦作伉。

⑤后车:《诗经·小雅·緜蛮》:“

命彼后车,谓之载之。”指副车、侍

从之车。

⑥征虏卓卓两句;卓卓:特立、突出之貌。《世说新语·容止》:“嵇

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骅骝(huáliú华留):赤色骏马,亦名枣骝。

度:过、越。

【译文】

(他们五位的诗的)渊源都从张华出来。诗才的骨力

苦于贫弱,所以专力于清浅,很得到风流和献媚的趣味。

考查他们的实际,那谢瞻、谢混,应该平起平坐;王微、袁淑

可坐在后车;王僧达突出,几乎要超越到名马的前面。

宋法曹参军谢惠连

【原文】

小谢才思富捷①。恨其兰玉夙凋,故长辔未骋②。《秋

怀》、《扌寿衣》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③。又工

为绮丽歌谣,风人第一④。《谢氏家录》云:“康乐每对惠

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

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

我语也⑤。"

【注释】

①才思富捷:文才富足,诗思敏捷。

②恨其兰玉夙凋两句:谢惠连三十七岁去世,故曰"兰玉夙凋,长辔

未骋"。恨:遗憾。兰玉:对别人优秀子弟的誉称。《世说新语·言语》:“譬

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兰玉,即芝兰玉树之简说。夙凋:早谢、早

死。《诗经·召南·行露》:“岂不夙

夜,谓行多露。”《笺》:“夙,早也。”

长辔未骋:原意为前程尚远而未及驰骋。这里是说惠连才思富捷,而偏早

逝,才能未及充分展现。辔(pèi配):马缰绳。

③《秋怀》、《扌寿衣》之作三句: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谢

法曹集》云:“《雪赋》虽名高丽,与希逸《月赋》,仅雁序耳。诗则《秋怀》、

《扌寿衣》二篇居最,《诗品》云:康乐锐思:无以复加。若《西陵遇风》则非

敌矣。”又云:“小谢虽才,得兄益显"。达按:“大小谢"虽齐名并称,实小谢

稍逊大谢,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评小谢《西陵遇风献康乐》诗曰:

“清便婉转。此等语,亦复宪章陈王。但比之康乐为差弱耳。”锐思:思路

敏锐。何以加焉:无以复加之意。

④又工为绮丽歌谣两句:谢惠连今存乐府诗十四首,"绮丽歌谣"云云,

盖指此。达按:谢惠连《塘上行》:“垂颖临清池,擢彩仰华甍。沾渥云雨

润,葳蕤吐劳馨"等句,可谓"绮丽"矣。风人:诗人。古之采诗官,曰风

人。此专指歌谣、乐府之作者。

⑤《谢氏家录》云等十一句: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云:“池塘生

春草,园柳变鸣禽。世多不解此语为工,盖欲以奇求之耳。此语之工,正

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所能到。诗

家妙处,当须以此为根本,而思苦言难者,往往不悟。”寤寐(wùmèi误

妹):梦寐。

【译文】

谢惠连的才华诗思,丰富敏捷。恨他如芝兰玉树很早

就凋谢了,所以像跑长路的马没有施展。他的《秋怀》《扌寿

衣》,即使谢灵运精思创作,怎么加胜于它。他又善于创作

美丽的歌谣,诗人中第一。《谢氏家录》说:“谢灵运每次对

着谢惠连,往往得到好句。后来他在永嘉的西堂,想作诗

整天作不成,睡梦中忽然看见谢惠连,就作成池塘生春

草句。所以曾经说:这句诗有神灵帮助,不是我作的。"

宋参军鲍照

【原文】

其源出于二张①。善制形状写物之词②。得景阳之諔

诡③,含茂先之靡嫚④。骨节强于谢混⑤,驱迈疾于颜

延⑥。总四家而擅美⑦,跨两代而孤出⑧。嗟其才秀人

微,故取湮当代⑨。然贵尚巧似,不避危仄⑩,颇伤清

雅之调。故言险俗者,多以附照。

【注释】

①其源出于二张:二张指张协、张华。下文谓"得景阳之諔诡,含茂先

之靡嫚。”可以为证。

②形状写物:形容其状态,摹写其物情。指描写景物之形貌。

③得景阳之諔诡(chùɡuǐ处轨):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七评明远

《东门行》谓:“直追十九首,又近景阳。鲍诗中过事夸饰,奇之又奇。”消

熙载《艺慨·诗概》亦谓:景阳诗开鲍明远。”淑诡:奇异。

④含茂先之靡嫚:《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七评明远乐府诗曰:“诗至明远。

己发露无余,李、杜、元、白,皆从此出也。钟记室谓:其含景阳之諔诡,

兼茂先之靡嫚。知之最深。然亦具太冲之瑰奇。”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

曰:“宋人一代,康乐外,明远信为绝出。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

先鞭。第康乐丽而能淡,明远丽而稍靡。淡故居晋、宋之间,靡故涉齐、梁

之轨。”《诗品》评张华谓"儿女情多,风云气少。”鲍照诗亦趋华靡柔美一

派。靡嫚:华靡轻缓。

⑤骨节强于谢混: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七第二十五条曰:“明远五

言,如蔓草缘高隅,修杨夹广津。迅风首旦发,平路塞飞尘。乐府五言如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骢马金络头,锦

带佩吴钩。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雠。”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

剑怒,使者遥相望。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飞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

张等句,最为轶荡,其气象已近李杜。……较之颜谢,如释险阻而就康庄

矣。”此亦见骨力也。达按:《诗品》评谢混"才力苦弱",鲍照宜在其上。

⑥驱迈疾于颜延: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七第二十四条谓:“明远乐

府五言,步骤轶荡。”《诗品》评颜延之曰:“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驱迈

疾于颜延,谓鲍照诗奇矫无前,强于颜诗。驱迈:驱驰迈越。疾:快,急

速。

⑦擅美:独擅其美。《宋书·谢灵运传论》:“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

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美,独映当时。”

⑧跨两代而孤出;两代:指宋、齐两代,谓鲍照兼善四家之长,故能

孤出于宋、齐两代也。孤出:独立突出。

⑨取湮当代:见湮于南朝刘宋一代。达按《南史》、《宋书》不列照传。

⑩危仄:即险仄。陈延杰《诗品注》卷中云:“明远藻思绮合,信为绝

出,尤独擅古乐府,真天才也!唯颇喜巧琢,流于险仄,是其所短也。”

故言险俗者两句:《南齐书·文学传论》总论当时诗风,概而为三

体,其三曰:“次则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亦犹五色

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斯鲍照之遗烈也。”此言明远肇其始而后人推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