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令史班固汉孝廉郦炎
汉上计赵壹
【原文】
孟坚才流,而老于掌故①。观其《咏史》,有感叹之
词②。文胜托咏"灵芝",怀寄不浅③。元叔散愤兰蕙,指斥
囊钱④。苦言切句,良亦勤矣。斯人也,而有斯困,悲
夫⑤!
【注释】
①孟坚才流两句;才流:才学之辈。老于掌故:精通典章制度、文物
史实。《后汉书·班固传》云:“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
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太初以后,
阙而不录。故探撰前记,缀集所闻,以为《汉书》。起元高祖,终于孝平王
莽之诛,十有二世,二百三十年,综其行事,傍贯《五经》,上下洽通,为春
秋纪表志传凡百篇。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馀年,至建初中,
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
②观其《咏史》两句:班固《咏史》末句云:“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缇
萦。”感叹之情溢于纸上。
③文胜托咏"灵芝"两句;郦炎《见志诗》两篇,其二首句:“灵芝生河
洲,动摇因洪波。”此诗寄托亦深,中有句云:“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抱
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颇有生不逢时,怀才不
遇之慨。
④元叔散愤兰蕙两句:赵壹《鲁生歌》有句云:“被褐怀金玉,兰蕙化
为刍。”《秦客诗》有句云:“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故云尔。散愤:发泄
愤慨。达按:自此句以下,皆谓赵壹,与班,郦无涉焉。
⑤苦言切句五句:出言愁苦,用语恳切,亦自勤谨所得。斯人:此人。
斯困:如此窘迫。
【译文】
班固是有文才的一派人,熟悉历史故事。看他的《咏
史》诗,有感叹的话。郦炎寄托灵芝草作诗,怀抱不浅。赵
壹借兰蕙来发抒自己的愤慨,指斥满腹学问不如一袋钱,
表达痛苦的话,切合时世的句子,实在也是辛勤了。这个
人而有这样的穷困,可悲啊!
魏武帝魏明帝
【原文】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①。睿不如丕,亦称三
祖②。
【注释】
①曹公古直两句;古直:古朴质直。悲凉:悲壮苍凉。达按:古直、悲
凉,是谓操之不足。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四第九条按曰:“嵘《诗品》以
丕处中品,曹公及睿居下品。今或推曹公而劣子桓兄弟者,盖钟嵘兼文质,
而后人专气格也。然曹公才力实胜子桓。”清刘熙载《艺概·诗概》亦谓:“曹
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子建则隐有仁义
之人,其言蔼如之意。钟嵘《诗品》不以古直悲凉,加于人伦周、孔
之上,岂无见乎!"钱钟书《谈艺录》第二十四条曰:“记室评诗,眼力初不
甚高,贵气盛词丽,所谓骨气高奇、词彩华茂。故最尊陈思、士衡、谢客
三人。以魏武之古直苍浑,特以不屑翰藻,屈为下品。宜与渊明之和平淡
远,不相水乳,所取反在其华靡之句,仍囿于时习而已。”
②睿(ruì瑞)不如丕,亦称三祖: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一曰:“诗
未有三世传者,既传而且烜赫,仅曹氏操、丕、睿耳。”三祖,已见《诗品
序》注。
【译文】
曹操诗古雅质直,很有悲壮苍凉的句子。曹叡不及曹
丕,也和曹操、曹丕合称三祖。
魏白马王彪魏文学徐干
【原文】
白马与陈思答赠,伟长与公干往复①,虽曰以莛扣
钟②,亦能闲雅矣③。
【注释】
①白马与陈思答赠两句:曹植有《赠白马王彪》诗七章,曹彪答诗已
佚。刘桢有《赠徐干》诗两首,徐千有《答刘桢诗》一首。答赠往复殆指
此。
②以莛(tínɡ庭)扣钟:《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语曰:以
筦闚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
哉!"莛,草茎也。扣,叩,撞击。以莛扣钟以喻曹彪、徐干诗较之曹植、刘
桢则闇弱无声响矣。
③闲雅:闲淡、文雅。
【译文】
白马王曹彪与陈思王曹植作诗赠答,徐斡与
刘桢往来
赠诗,虽说用草茎撞钟,也能够幽闲雅正了。
魏仓曹属阮瑀晋顿丘太守欧阳建
晋文学应璩晋中书令嵇含晋河
南太守阮侃晋侍中嵇绍晋黄门枣据
【原文】
元瑜、坚石七君诗,并平典不失古体①。大检似②。
而二嵇微优矣③。
【注释】
①元瑜、坚石七君诗两句: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曰:“古诗自质,
然甚文;自直,然甚厚。……阮瑀孤儿毕露筋骨。汉魏不同乃尔。”明许
学夷《诗源辩体》卷四第三十五条谓"阮瑀如身尽气力索,精魂縻所
回。……颇伤拙劣。”又第四十六条云:“阮侃五言,则更繁芜矣。”清何焯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七云:“枣道彦《杂诗》,拟仲宣《从军》。”平典:见
《诗品序》注。
②大检似:陈延杰《诗品注》卷下云:“余藏有明抄本《诗品》,大
检似作大抵相似。”
③二嵇微优矣;二嵇:嵇绍、嵇含。微优:略好。谓二嵇于七人中
略好。
【译文】
阮瑀、欧阳建七位的诗,都是平稳质朴,不失掉古诗的
风格。大抵相似。但嵇含、嵇绍两位稍好些。
晋中书张载晋司隶傅玄晋太仆傅咸
晋侍中缪袭晋散骑常侍夏侯湛
【原文】
孟阳诗,乃远惭厥弟①。而近超两傅②。长虞父子,
繁富可嘉③。孝冲虽曰后进,见重安仁④。熙伯《挽歌》,唯
以造哀尔⑤。
【注释】
①孟阳诗,乃远惭厥弟: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云:“孟阳、景阳才
绮而相埒,可谓鲁卫之政,兄弟之文也。”达按:此说似与钟说相悖。刘勰
以才略言,故在伯仲之间,难分高下;钟评以诗作言,乃云"远惭厥弟"。
②近超两傅:近:略也、微也,非远近之近。两傅:指傅玄、傅咸。
③长虞父子:傅玄、傅咸父子。繁富可嘉;采繁而词富,值得嘉奖。
④孝冲虽曰后进,见重安仁:《晋书·夏侯湛传》曰:“湛幼有盛才,文章
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
又曰,"初,湛作《周诗》,成,以示潘岳。岳曰:“此文非徒温雅,乃别见孝悌
之性。"此盖"见重安仁"之谓也。后进: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
注》云:“湛元康初卒,年四十四,岳被诛在永康时,相去约十年。”达按:
“冲"疑为"岩"之误。《晋书》卷五十五湛弟夏侯淳,字孝冲。
⑤熙伯《挽歌》,唯以造哀尔: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七引汉应
劭《风俗通义》言:汉末时,"京师宾婚嘉会皆魁儡,酒酣之后,续以挽歌。”
是知古挽歌之作,非必有送葬之事也,欢宴之后亦继以挽歌之唱,故曰"造
哀"。此造字,乃刘勰"为文造情"之造也。挽歌:哀歌。
【译文】
张载的诗,是远远不如他的弟弟,却就近胜过傅玄、傅
咸两位。傅玄、傅咸父子,诗的内容繁多丰富可以赞美。
夏侯湛虽说是后进,被潘岳推重。缪袭的《挽歌》,只用来
表达哀痛罢了。
晋骠骑王济晋征南将军杜预
晋廷尉孙绰晋征士许询
【原文】
永嘉以来,清虚在俗①。王武子辈诗,贵道家之
言②。爰洎江表,玄风尚备③。真长、仲祖,桓、庾诸公
犹相袭,世称孙、许,弥善恬淡之词④。
【注释】
①永嘉以来,清虚在俗:钟嵘《诗品序》云:“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
谈。”永嘉:西晋怀帝年号,公元307-311年。清虚:清议虚谈。俗:风俗,
习俗。
②王武子辈诗,贵道家之言:王济、杜预诗不存,贵道家言云云,无
考。
③爰洎(jì济)江表,玄风尚备:《文心雕龙·明诗》云:“江左篇制,搦
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
趋一揆,莫与争雄。”洎:及、到。
④真长、仲祖四句;真长:刘惔(tán谈),字真长,沛国萧人。有雅
才,虽筚门陋巷,晏如也。历司徒左长史丹阳尹。为政务镇静,信诚风尘
不能移也。仲祖:王濛,字仲祖,太原晋阳人。神气清韶,年十余岁,放逸不
群,弱冠检尚,风流雅正,外绝荣竞,内寡私欲,辟司徒掾中书郎。桓、
庾诸公:见《诗品序》注。世称孙、许:《晋书·孙绰传》云:“少与高阳许
询,俱有高尚之志。居于会稽,游放山水,十有余年。”恬淡,恬静、淡泊。
谓孙、许诗尚名理,主清谈,情趣淡泊。
【译文】
(从晋怀帝)永嘉(公元307-313)以来,世俗看重清
谈。王济一班人的诗,看重道家的话。于是到了东晋,讲
玄谈的风气还具备。刘惔、王濛、桓温、庾亮诸公还在互相
沿袭。世上称誉孙绰、许询,极善写平淡的话。
晋征士戴逵晋东阳太守殷仲文
【原文】
安道诗虽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
亚乎?逵子颙,亦有一时之誉①。晋、宋之际,殆无诗
乎②!义熙中,以谢益寿、殷仲文为华绮之冠③,殷不竞
矣。
【注释】
①安道诗虽嫩弱六句:此六句三十字,据陈延杰《诗品注》按明抄本
《诗品》及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再续》引《吟窗杂录》补。清上:清
新、隽上。袁彦伯之亚:比袁宏略逊。
②晋、宋之际,殆无诗乎;晋宋之际,渊明既不为世所重,则余者平
平矣。《南齐书·文学传论》曰:“仲文玄气,犹不尽除,谢混清新,得名未
盛。”诗衰如此,故钟嵘有无诗之叹。
③谢益寿、殷仲文为华绮之冠两句:《诗品》卷上评潘岳云:“谢混云潘
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嵘谓"益寿轻华,
故以潘为胜。”故知谢、殷二人诗重华采,尤以谢为甚。
【译文】
戴逵诗虽然稚嫩,有好的清新的句子。取长补短,是
袁宏的稍次吗?戴逵子戴颙,也有一个时候的好声誉。
晋、宋间,大概是没有诗吧!义熙中间,以谢混、殷仲文为
绮丽的诗之首,殷仲文是不能争胜了。
宋尚书令傅亮
【原文】
季友文,余常忽而不察。今沈特进撰诗,载其数
首①,亦复平美②。
【注释】
①沈特进撰(zhuàn赚)诗,载其数首;沈特进:沈约加特进。撰诗:《隋
书·经籍志》曰:“梁特进沈约集,沈约撰《集钞》十卷。”撰:著作、著述、
编集均谓撰。意谓沈约编撰《集钞》,载傅亮诗数首。
②亦复平美:“美",津逮本作"矣"。
【译文】
傅亮的诗,我常常忽略而不加考察。现在沈约编诗,
载他的几首诗,也是平中见美。
宋记室何长瑜羊曜璠宋詹事范晔
【原文】
“才难",信矣①!以康乐与羊、何若此②,而□人之辞,
殆不足奇③。
乃不称其才,亦为鲜举矣④。
【注释】
①"才难",信矣;《论语·泰伯》云:“才难,不其然乎?”《集注》:“才
难,盖古语,而孔子然之也。”达按:“才难"为古之成语,孔子引之。钟嵘
亦引古成语以证其说。才,当指诗才。
②以康乐与羊、何若此;与:称誉,读去声,义同誉。《汉书·翟方进
传》云:“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康乐与羊、何,《南史·谢灵运传》云:“时
何长瑜教惠连读书,亦在郡内,灵运又以为绝伦。谓方明曰:“长瑜当今仲
宣,而饴之下客之食。尊既不能礼贤,宜以长瑜还灵运。载之而去。”又:“长
瑜才亚惠连,雍、濬之不及也。”康乐与羊何事,当指此。又,今存何长瑜
五言诗二篇,《嘲府僚诗》诙谐有致,《离合诗》言人生离合之哀乐。璿之诗
不传。
③而□人之辞,殆不足奇:而下原缺。疑为"二"字。钟意以为灵运
称誉羊、何如此,而二人之诗亦不为佳,以反证诗才之难得也。达按:自
“才难"至:“不足奇",五句二十字,据陈延杰《诗品注》按明钞本《诗品》
补。原本无此评语。
④乃不称其才两句:此二句盖专指范晔。晔,博学宏才,著《后汉书》
传世。晔《狱中与诸甥侄书》略云:“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详观古今著
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唯志可推耳。博赡
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至于《循吏》以下及
《六夷》
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
篇。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
悉令备,虽事不必多,且使见文得尽。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
失,意复不果。赞自是吾文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合异体,
乃自不知所以称之。此书行,故应有赏音者。纪传例为举其大略耳,诸细
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盖范晔于史传洋洋大观,而诗作亦
平平耳。今存《乐游应诏诗》一首,《临终诗》一首,亦未足奇也。鲜举:
少有、少见。
【译文】
人才难得,确实了!凭谢灵运与羊曜璠、何长瑜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