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西南叛军剿抚并用(1 / 2)

🎁美女直播

第432章西南叛军,剿抚并用

张同敞是大明一代名臣张居正的曾孙,但张同敞几乎没有享受过祖上的门荫。

反而还备受牵连,导致童年生活凄苦,少年时代才开始读书,甚至连考秀才的资格都没有。

究其原因是张居正被万历皇帝,钉在了罪臣的柱子上了。

张居正的功过,后人自有评说。

而后世对张居正的评论,也是一面倒的好评,甚至把他列为大明第一首辅。

可就是这么一位天下名臣,大明中兴干臣,最后却落得个抄家几乎灭族的下场。

要说张家子弟,对于万历皇帝,乃至大明皇室没有怨言,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历史上南明灭亡之际,张同敞却毅然投入抗清战斗之中,直至被俘不屈而死。

就凭这一点,可见张居正的家风门第,是何等的高尚了。

对于传统的士大夫来说,改朝换代实际并不可怕。

但他们骨子里反对的是异族的统治。

是血脉和文化的不认同。

这也是明末清初之际,虽然有大批的江南士族投降变节。

但也有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流血牺牲。

这就是大汉民族的爱国情怀。

韩烈是正月十六日离开的石柱,沿途在归州和夷陵短暂滞留了两天。

于正月二十三日下午,抵达的长沙府。

同样,在进入长沙府之前,韩烈便派人提前通知了堵胤锡。

虽然韩烈说了,不必劳师动众迎接。

但得到消息的堵胤锡,还是没敢怠慢。

身为巡抚,虽然他确实大权在握,但他也不可能忽视其它三司的官吏。

尤其是左右布政使,更是执掌一省行政大权所在的官吏。

左布政使张同蔽得知大将军韩烈,即将到来的消息,当即告诉了右布政使周二南。

周二南原是长沙知府,在陈子龙钦差长沙期间,他表现良好,做事尽职尽责,从而获得陈子龙欣赏。

在湖南布政司行省设立后,他被陈子龙推荐,升任为右布政使。

接替周二南的是原抚标佥事周大启。

周二南与周大启因为同姓的关系,二人私交很好。

得知大将军即将到来,他自然是派人通知了周大启。

周大启接到消息后,又告知了按察使李藻。

李藻是举人出身,年轻的时候转任多地担任知县。

明末崇祯十六年转任湖广襄阳守道,后来襄阳失守,他滞留武昌。

之后又逃往长沙府,一直协助何腾蛟、堵胤锡处理湖南军政事务。

他是从按察副使吴晋锦口中获悉的消息。

吴晋锦是原长沙府同知,在得知知府周大启,要出城迎接大将军的消息。

他便把消息告诉了上司李藻。

长沙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巡抚衙门有什么风吹草动,自然都是城中官吏关注的焦点。

得知巡抚堵胤锡要去城门口迎接大将军车驾。

这帮官吏虽然没有接到迎接的通知,但收到消息的大小官吏,无不是望风而动。

虽然他们或许没有资格跟大将军说上话。

但是大将军来了,他们没有接到消息也就罢了。

可接到消息却没有出迎,这事要是哪天被有心人抓到把柄,那可是大不敬之罪。

人在官场之上,正常的迎来送往,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尤其是韩烈如今不但权势滔天,声望更是如日中天。

武昌、襄阳两战,歼灭清军几十万人马,斩杀建奴亲王阿济格和豪格,这样的丰功伟绩,足以彪炳史册。

都司总兵衙门内,马士秀算是最后一个接到消息的。

因为他是武将,加上又叛将出身,自然与那些文官隔了一层。

要不是副将王复远,在城头巡视防务,接到消息,说是巡抚大人去了城门迎候大将军,他们根本不知道消息。

“马总兵,这帮竖儒们,实在过份啊,这样的大事竟然没有人通知我们。”

“大将军要是到了,见所有人都来迎接,唯独我们都司总兵衙门的人,一个不在,大将军会怎么想我们啊?”

气愤不已的王复远,跟着马士秀带着都司营的一众将领,在走出衙门时,表现的极为愤怒和不满。

“莫要发牢骚,抚台大人不是你我能够编排的,想必是其中另有缘故。”

“等到了城门口,自然知道结果。”

马士秀是在监利一战中,被卢鼎说降归顺的朝廷。

虽然是降将,但因为他率部起义有功,带回来了上万人马,在战后被安排到岳州府驻扎。

湖南布政司行省设立后,他获得陈子龙和堵胤锡的认可,得到推荐出任湖南都指挥使司,兼任抚标营总兵,负责湖南军务。

而在长沙府这段时间,他与堵胤锡、张同蔽相处的不错。

堵胤锡做事严谨,但心胸开阔,绝不会刁难下属,从而深受下属的尊重。

张同蔽也是一个性格恢弘之人,博学多才的他,谦恭自律,身上颇有曾祖张居正之风。

马士秀、王复远都是叛将归顺朝廷的,相比起王复远,马士秀要沉稳的多。

也深知自身的处境。

在训斥了王复远一番后,骑上战马的他,赶到北门之时,才发现城门口已经戒严。

抚标营的一个大队的人马,正在维持秩序。

值守的军士,见到他的到来,连忙给他牵住战马,为他放行。

“大家都留在这里,整顿秩序,防止有人闹事。”

马士秀只带着王复远,径直走向了大门口的迎接队伍。

“下官见过抚台大人。”来到迎接的队伍前,马士秀率先向堵胤锡行礼,王复远这会也收起了情绪,跟着行礼问安。

“既然人都到齐了,我就说两句吧。”

堵胤锡虽然是巡抚,但也远没有一言堂的权利。

看着各司衙门的大小官吏,陆陆续续赶来了,他虽然不高兴,却也没有把人赶回去。

有句话叫做法不责众,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行省所在的长沙府,上到巡抚,下到县令,大小官吏足有一百多人。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大家前来迎接大将军的车驾,这本来就没有错。

至于他前来迎接,是接到韩烈通知,而他没有通知大家来,同样也是韩烈让他不要劳师动众。

但现在大家都来了,他显然要说几句。

不然大家还以为是他故意,不让大家伙拜见大将军呢。

头戴乌纱帽,身穿绯红补子官袍,腰缠玉扣带的堵胤锡,此时还不到五十岁。

如今的他的官职是右副都御使,巡抚湖南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

品阶为从二品,巡抚在地方上,加授京官头衔是定制。

一般巡抚加左右副都御史为从二品,这是惯例。

加兵部侍郎头衔为正二品,因为加上兵部侍郎头衔,一般还会加授提督军务,从而拥有治军职权。

堵胤锡在陈子龙钦差巡视湖南期间,还只是按察副使,也就是正四品。

如今短短半年时间,他却已经升任为从二品巡抚,已经属于破格提拔。

此刻,随着堵胤锡的开口,城门下迎接的上百名文武官吏,纷纷安静了下来。

“半个时辰前,本抚接到大将军传令,即将进入长沙府。”

“具体事务,本抚不清楚,但大将军特意叮嘱,不要搞迎接,不要劳师动众,只让本抚一人接待。”

“这也是本抚没有通知大家的原因。”

“现在看来啊,我的巡抚衙门,也是四面漏风啊。”

“既然大家都来了,想必也都是来瞻仰大将军风采的,也是诚心前来迎接大将军。”

“我就不做恶人,让大家伙再回去了。”

“不过嘛,要是大将军不高兴了,要打板子的话,那么也只能请诸位同僚,与我一道挨了。”

堵胤锡这番解释,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反感,反而引来一阵笑声。

同时也让王复远这样,原本心中有芥蒂的人有所释怀。

“抚台大人,大将军要是真的怪罪下来,要挨板子的话,下官一定替你挨了。”

张同蔽笑着打了个圆场,挥手示意大家喊道。

“既然大家都来了,现在请按职位等级,排好队伍,耐心等候吧。”

“总不能大将军来了,大家伙还乱哄哄的,这岂不是有失体统?”

在张同蔽的喊话下,现场的一众文武官吏,纷纷按照级别,站队排好了队伍。

大约过了一刻钟时间,城门外边便传来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很快韩烈的率领铁骑卫队,便出现在了众人视线之中。

在场的所有官吏,都没有见过韩烈。

但堵胤锡、张同蔽却听陈子龙说过,大将军姿容俊美,目光如炬,英武挺拔,气势如龙。

而且勇猛无敌,在战场上喜穿银盔白袍,有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雄风。

前不久结束的襄阳之战,韩烈阵斩建奴肃亲王豪格的塘报,早已经传开。

为此,当韩烈骑着白龙驹,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时,堵胤锡和张同蔽几乎是同时迈出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