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洪承畴的手腕和猜测
在京城过了一个不平静的中秋节,韩烈便匆匆带着董小宛,强行把长平公主朱媺娖带离京城,返回了徐州。
八月二十五日上午,回到徐州城的韩烈,就召集了徐州各军主将,召开了战争动员令。
路过淮安府的时候,韩烈召见了护漕水师总兵李牟,以及淮扬巡抚越其杰。
韩烈对他们的指示是,保障大军水路运输的畅通。
“李总兵,淮扬,凤阳的钱粮,以及防务,全权未委托给你,本将发起河南战役期间,你部不得丝毫懈怠。”
“同时,南直隶,江浙,湖广、江西各地钱粮,由操江水师营负责运输到徐州囤积。”
“这次战役将于九月下旬打响,现在各地还未收割的粮草,我会下令各军,进行抢收,务必做到颗粒归仓。”
李牟率领的护漕水师营三万人马,拥有上万条大小船只,掌控着运河,淮河,所有大小水域航道。
“请大将军放心,半个月之内,我护漕水师营三万将士,保证完成您的指示。”
徐州城南,大将军府大厅之上。
神机军主将罗平安,副将宋奎光,监军使顾炎武。
万骑军主将崔定国,副将陈德,监军使孙枝蔚。
忠义军主将杨衍,副将曹友义,监军使杜濬。
亲卫营主将孙思克,副将柏永馥,监军使张煌言。
以及参军府长史贾开宗,参军主薄刘楗,参军姚启圣等一众文武官吏,出席了这次军事会议。
“诸位,秋季战役,吾决定于九月二十三日发起,接下来的二十几天。”
“各军立即行动起来,护漕水师营我已经下令,让他们负责把淮安和凤阳的钱粮,运往徐州。”
“凤阳府的忠贞军,负责抢收凤阳府各地的粮食。”
“亲卫营明日开始,负责徐州府的抢收。”
“万骑军前往登莱协助抢收,忠义军前往济州抢收。”
“神机军奔赴青州府抢收。”
“抢收结束后,各军会师徐州府。”
“大家对此,有没有疑问?”
在韩烈深邃的目光注视下,众将领齐声应道。
“谨遵大将军号令。”
“至于河南战役,究竟是从哪里突破,我会安排南镇抚司的人马,进一步掌握敌情之后,再进行部署。”
“大家回去之后,也可以进一步讨论一下,拿出各自的意见,汇总给我,我会综合考虑,再进行讨论。”
韩烈也没有浪费大家的时间,部署完命令之后,随即宣布了散会。
“大将军,卑职奉命前来报到。”
这边众将刚刚离去,时任锦衣卫都指挥同知,兼南镇抚司的郭虎,以及指挥佥事范忠二人,奉命而至。
“坐下说话吧。”韩烈颔首示意二人落座,徐徐说道。
“今天叫你们来,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尽快摸清楚睢阳,开封,以及河南境内的敌情。”
“尤其清军屯粮情况,以及运输路线。”
“这事要隐秘进行,切记不可打草惊蛇。”
郭虎是韩烈一手培养出来的斥候营指挥使,这几年他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刺探北方的清军情况。
为了让他更好的开展工作,韩烈入京之后,上报朝廷封了他锦衣卫都指挥同知的官职,负责组建了南镇抚司所,全面负责北方的情报工作。
“请大将军放心,关于河南的情报,尽在我司掌握之中,大将军随时可以问询。”
郭虎自信的说道。
睢阳之败后,郭虎痛定思痛,进一步加强了对河南各地的渗透,现在他手下的密探,已经深入归德,开封,乃至郑州、洛阳各地。
甚至燕京城中,也有南镇抚司的密探。
虽然这些密探,因为身份关系,并没有进入核心阶层,但清军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你们呈报的清军布防情报,应该是半个月前的,但清军随时都可能换防,你们不可大意。”
韩烈郑重的告诫道。
毕竟现在距离战役打响,还有二十多天,清军随时可能有的新的变化。
“大将军说的是,卑职下去之后,会加强监视。”郭虎倒也没敢托大,恭敬的回应道。
“小心无大错,情报的工作更是如此,注意安全。”韩烈叮嘱一声,这才示意二人退了下去。
之所以战役定在九月二十三日打响,自然是钱粮筹备需要时间。
眼下韩烈在徐州有两个家,一个是城南的大将军宅院。
一个城外茱萸山别院。
回到徐州城的当天,韩烈忙于公务,并没有回茱萸山别院,而是在城中的府邸住了下来。
忙完手头公务,回到后宅时,天色已晚。
这时董小宛已经准备好晚饭,被他强行带回来的长平公主,至今还被软禁着。
这个妮子表面看起来温柔,实际上性子倒是倔强的很。
在回徐州的路上,韩烈在船上,虽然强行跟她睡了三次。
可至今她都对韩烈横眉冷眼,一有机会就对韩烈张牙舞爪。
对此,韩烈也是皱眉不已。
说实在他身边这么多女人,还没有像长平公主这般,对他恨之入骨的。
“小宛,你看,我要不要把那个不知好歹的女人,送去尼姑庵算逑?”
在饭桌前坐下吃饭时,韩烈听到董小宛说,长平公主今天一天都没有吃饭,有些皱眉的说道。
“公主性子执拗,这样也不是办法,还是留在身边,妾身就近陪护吧。”
董小宛摇摇头,这一路上她与长平公主算得上朝夕相处。
虽然公主对她的态度也是冷冰冰的,但董小宛看得出来,公主对她敌意不大。
明白其中利害关系的董小宛,想着自已现在也没有可做的事情,不如再争取一下,说不定能够减弱对方的敌意。
“那你要注意安全,可别让这疯妮子伤着你。”
“明早我会回茱萸山别院,到时候调几名女兵保护你安全。”
韩烈想了想,只得点头。
“谢谢夫君。”脸色红润的董小宛,目露柔情的说道。
“那妾身就不跟你回别院了,以免公主无人照顾。”
董小宛也识趣,这回京来回的一个月,韩烈除了在她红事来的那些天外,每天晚上都会怜惜她。
这段时间对于她来说,早已经吃饱喝足,滋养的她红光满面,光彩照人。
如今别院内的几位夫人,都有了身孕,董小宛自然不会去争宠。
“还是小宛懂事,今晚夫君好好陪你。”韩烈也是精力充沛,单独对付董小宛这身娇体柔的美人儿,他早就轻车驾熟。
每次只有她求饶的份,韩烈根本不需要用全力。
“才不要呢,妾身腰疼。”虽然嘴上说不要,可她眼中的媚态,却分明流露出她欲绝还休的心思。
“嘿嘿,难道你不知道为夫,专治腰疼吗?”
韩烈伸手拉住想要逃跑的董小宛,一把抱了起来,也不顾对方的娇嗔,径直走向了房间。
开封府河南总督衙门。
进入九月初旬,洪承畴的案头上,受到了来自各府州的公文。
这些公文主要汇报的事情,无非是钱粮数据。
自今年开春来,以兵部尚书衔,招抚大学士身份,总督河南,山西、大名府三地军政事务的洪承畴,成功成为满清入关以来,第一个投降的汉人封疆大吏。
因为他在河南任上的政绩突出,加上年初睢阳之战之中的战功,受到豫亲王多铎的推荐,坐稳了这个总督的位置。
自崇祯十七年国变之后,李自成的大军撤出京师,大名府,山西,河南这三地,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和平时期。
洪承畴这厮,虽然是个汉奸,但军政能力,绝对要比明末那些东林伪君子要强的多得多。
在大明朝是没有河北这个行政区域的,整个河北都属于两京之一的北直隶。
大名府也就是邯郸所在地,也是北直隶的行政中心。
而如今洪承畴这个三省总督,管辖的区域就是山西大部分区域,大同府除外,因为大同府隶属宣大总督府管辖。
其次是大名府周边的黄河两岸,以及整个河南布政司行省。
自明末以来,河南几乎被李自成的义军打的稀巴烂。
山西和大名府在甲申之变后,也经历了多次战火,三地人口锐减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