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2 / 2)

🎁美女直播

谁没有想过大器晚成呢?

他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可未来的路却还完全没有方向。

李白、杜甫尚且没能实现大器晚成,那自己呢?

自己还有机会吗?

【最后下定了决心,李白喊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里出自《宋书·宗悫传》,宗悫是南朝宋人,有人问他的志向是什么,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长风破浪、实现理想的时候总会来到的!到那时,“我”将扬起征帆远渡沧海!】

【在遭遇挫折之后,李白内心积攒了许多的苦闷与不平,但他却没有放弃,而是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借宗悫的话斗志昂扬地发布了自己的宣言。】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可惜了,大家都知道。

即便李白如此乐观、如此文才,如此斗志昂扬,可是他根本没有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辛弃疾却还是不愿意放弃。

没有人是能轻易成功的,不止李白、杜甫,所有人都一样,他也不例外。

可不管能不能成事,像李白那样在心中充满希望总是没错的,总好过自怨自艾。

李白不能成,不代表他不能成。

【《行路难·其二》跟其一不同,其二一上来就把心中愤懑爆发了出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大道如青天那般宽广,可我却依旧没有出路。】

【这句话多少有点发牢骚的意思。】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这些诗句李白都还记得,那时候他确实带着乘风破浪的气势。

但是现在越是想着那时候自己斗志满满的样子,现在只会觉得更加凄凉。

若不是这巨幕来了,他如今还不知在何处举杯消愁。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那些富家子弟去搞什么斗鸡赌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像冯谖那般弹剑发牢骚,对着权贵卑躬屈膝也是“我”不愿的。】

【冯谖这个典故,李白之前就已经提到过了,其实所表达的就是他想要得到一个求贤若渴的明主的心情。】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明君贤臣,大概是他们所有为臣者都想要的。

可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太少。

致使他们这么多有志之士不得重用。

他不想再这样等下去了,他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战场,要为家乡奉献!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这里的两个典故是我们提到过的,韩信胯下之辱和贾谊因小人谗言被贬。李白借此诉说自己被耻笑,被打压,据这两句来看这首诗有可能是在天宝年间写下的。】

公元前202年,汉五年。

萧何已经寻到了韩信的面前,果不其然,韩信对他的态度都变了。

“萧相国所为何来?”

萧何动动嘴唇,却见他怒气冲冲,便道:“先听此女将话说完吧,我若真想害你,何必将你引荐给陛下?”

这才是让韩信最气的,他一直感谢的人最后背叛了他,还有比这更让人心痛的事吗?

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四年。

贾谊已经快到长安了。

他这一路虽有些艰辛,却也算是苦尽甘来。

陛下愿再用他,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至于那些小人谗言,陛下当会解决的。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君不见以前燕昭王重用郭槐,弯腰亲自为邹衍扫清道路对其十分尊敬,吸引了许多人才前往,“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而剧辛乐毅感谢燕昭王的知遇之恩,也尽忠职守,以自己的才能报效燕昭王。】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蹙眉。

虽说他自己也想要良好的君臣关系。

可这李白未免太狂傲。

想让自己为他扫地不成?

什么话也敢往外说,当真是个胆子大的。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然而燕昭王早已故去,谁还能像他一样重用贤人呢?】

【“行路难,归去来!”

真难啊!“我”还是归去吧!这一句利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典故,表达 李白对现状的失望,而后气愤地说出了“归去来!这样的话。”

【然而他真的放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