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跟车学技(2 / 2)

🎁美女直播

第二天,李师傅又把车子开到绵江运输公司教练场,让朱世寿继续操练。在继续操练了半天后,朱世寿的聪明确实显示出来了,尽管在方向把握的平稳度、车子转弯的角度、以及停车的准确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讲,已经能够正常地把车子开走了。这也很让李学武惊奇。因为他自己学会开车用了整整半年时间,尽管这半年时间都只是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看师傅开车,自己操作的时间不多,但就是自己亲自操作时,也是用了好几天时间,才能够把车子正常地开走,而这个朱世寿仅仅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已经达到自己差不多用了半个月时间才达到的水平。李学武也因此在心里不得不认可朱家人聪明能干,也在心里心悦诚服地想:难怪朱世禄进厂时间不长就能够当上副厂长,人家朱家人确实聪明能干。

到了下午,李学武就开始给朱世寿说如何倒车,如何靠边停车等等比较难的技术动作了。

在经过了一天多时间的操练后,朱世寿基本上能够把车子比较平稳地开动起来了。李学武就在第三天,选了一条路况比较好、车辆比较少的路,开到他认为能够让朱世寿开的路段,就让朱世寿在路上驾驶,以提高朱世寿的实际驾驶经验。

在这几天时间里,朱世寿处处都非常尊重李学武,不仅一口一个“师傅”,而且每天三顿饭朱世寿都点的是好吃的东西,同时,虽然李学武不抽烟,但朱世寿还是在第二天抽空到商店去买了两条“大前门”烟和两瓶“泸州特曲”酒送给李学武,用朱世寿自己的话说是拜师礼。朱世寿的浍,使得李学武在心里很满意,因而也就毫无保留地让朱世寿操练,并毫无保留地教给朱世寿他自己掌握的开车技巧。

实际上,人都是这样,你尊重我我就尊重你,你不尊重我我也不会尊重你。李学武尽管是个老实人,但也懂得尊重人和受人尊重。处处“师傅,师傅”地被人叫着,并且有好吃好喝,哪个不愿意?因此,这两天时间,李学武对朱世寿可以说是在倾力传授。

而朱世寿不仅在用心地学,专心地领悟李学武给他讲的驾驶要领和技巧,而且每开一次,都在仔细地思考,认真地回忆,特别是李学武指出他做得不好的地方,朱世寿更是努力地去改进。有俗语说“善于总结才能快速提高”,朱世寿就是在善于总结中开车技术得到很快提高的。尽管他还只学了两天不到的时间,但已经在路上单独驾驶了几十公里没有出现大的险情和危险操作,这在李学武看来,是绝无仅有的。也因此,他作为师傅,也在心里很佩服他这个“徒弟”。

开车说起来是一个技术活,实际上和许多事情一样,都是一个熟能生巧的问题。在八十年代初,在公路上跑的车还很少,对于学开车也没有现在管得这么严,只要会开,就可以上路,因为车少,尽管路况并不太好,但如果不是驾驶员自己操作不当,很少出撞车之类的车祸。

在二三十年前,一个人要按正规途径学开车并不那么简单。一般来说,都首先是到运输公司当汽车修理工,当一两年修理工后,有关系的才能够跟着师傅跑车。但刚开始一年多时间里师傅是不可能让你自己去摸方向盘开车的,学徒只能给师傅打下手、当使唤。等到师傅觉得你还听他的话后,他才会慢慢地把手艺教给你。因此,在那个时候,一个人要学会开车,没有几年时间的磨练,是学不会的。

当然,也有少数人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但这少数人要么是和师傅的关系特别(如父子、亲戚之类的关系),要么是悟性特别好,自己又特别用心,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师傅的操作动作,领悟师傅的操作要领。象朱世寿与李学武这样的还基本上没有。

在第三天临近晚上的时间,朱世寿和李学武两人就从绵江返回了龙台。由于朱世寿已经能够操作,并且是空车,离开绵江城区后,李学武就把车让给朱世寿驾驶。从绵江到龙台,一路没有什么险道,加上一路上遇到情况时李学武在旁边提醒朱世寿如果掌控,因此,从绵江到龙台的一百多公里,都是朱世寿驾驶,虽然比李学武驾驶多用了两个多小时,但还算是一路顺利。

当汽车从伍城县城经过时,朱世寿对李学武说:“师傅,我们进城去一趟,我想卖一点东西。”

听朱世寿这样说,李学武当然不好说什么,只是考虑到进城人多,担心让朱世寿开车出问题,就换成了李学武自己开。

进县城的目的,是朱世寿想再给李学武买点东西。朱世寿知道,自己这一次能够如此顺利地基本上学会开车,与李学武的大胆放手和精心指导分不开,在内心里非常感谢李学武。朱世寿知道,不管自己能不能够买车,但学会了开车,自己也就增加了一门技术。

朱世寿在县城的商店里买了两床毯子,扯了八九丈咔叽布料并分成了两部分,并又买了四瓶“绵竹特曲”酒和几包糖果。在那个时候,咔叽布就是比较好的布料了。

为了不被人发现朱世寿在跟车学车,要进龙台镇时,李学武和朱世寿又调了位置,并在龙台屠宰场附近,朱世寿就下车了,李学武自己把车开回了厂里交差。

朱世寿下车时,只从车了拿了一节布、两瓶和两包糖果,其余的东西他让李学武带回去,说是自己对师傅和师娘的一点心意。虽然李学武一再推辞,但朱世寿一定要李学武把东西带回去。这也是朱世寿懂事并让李学武满意的地方。按说,学手艺都是要拜师的,而在农村里,拜师的那一套程序是非常讲究的,要有人介绍,徒弟甚至徒弟的父亲要亲自上门请求师傅收徒。师傅如果答应收作徒弟,要在师傅家的堂屋里行三拜九叩的师拜礼。并且还要给师傅一定的拜师礼物。拜师礼物少了师傅觉得不真心,即使你天天跟着他,他也不会教你什么,让你天天给他打下手都还算是比较好的,动不动师傅还会动手打人的呢!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想而知,在农村里,师傅在徒弟面前的地位。而李学武接收朱世寿跟自己学开车,并没有讲究那么多。当然,这和朱世禄是厂里的副厂长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没有这层关系,朱世寿要想这么顺利地学会开车,可以说完全是不可能。

朱世寿拿着几样东西,到了镇上朱世禄家,把糖果和布料留在了朱世禄家里,说糖果给侄儿珠珠,布料让二妹分别给婆婆、母亲、大嫂及二妹各做一件衣服。自己好不容易到了一趟地区,买点东西回来给家人,也算自己的一片孝心。当然,两瓶酒他是要拿回家去给爷爷和他父亲的。

朱世寿跟着李学武到绵江地区学车的这一行,尽管花了一百多块钱,但他觉得非常值得。特别是他觉得自己基本上学会了开车,更是使他下定了要买车的决心。